精选篇章阅读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
  • 精选篇章阅读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怡然
  • 更新:2024-07-28 22:48:00
  • 最新章节:第四十一章
继续看书
穿越重生《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是作者““怡然”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谢玉渊李锦夜两位主角之间虐恋情深的爱情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了,这些年,你们受苦了。”这时,一个儒雅的男子风度翩翩的迎上来,一手扶着娘,一手扶着她,眼含深情,情深款款,款款中又带出了几滴热泪。泪,落在她的手背上,就像一团火,一下子点燃了她全身的血。谢玉渊猛的睁开眼睛,捂着怦怦怦直跳的心口冷笑。梦太清晰了,梦里谢二爷那一滴泪还仿佛沾在手背上。谢玉渊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精选篇章阅读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精彩片段


谢玉渊:“小师傅,要不要再添一碗饭啊?”

“够了,凡事过犹不及。”

够了就够了,后面那句说得有些多余,感觉像是在教训人。

谢玉渊心里郁闷的想,我还是你的救命恩人呢,你不就是脸蛋长得俊点,身材好点,气势足点,有什么了不起。

于是,她脚放直了,手轻松了,筷子也拿稳了,很不客气的把剩下的菜都吃进肚里。

李锦夜目光一闪,深深看了她一眼后,起身又回到了东厢房。

夜晚行针。

针行到一半时,李锦夜从枕边掏出个锦盒,“给你的,打开看看。”

估计是金子,要不就是饰品,反正不会是太正经的东西--谢玉渊无期待的拆开,顺带多了句嘴,“上回给的金子足够付诊费了。”

下一刻,她看清了盒里的东西,顿时闭了嘴,眼睛倏地睁大了两圈。

盒子里居然是本古籍医书--新修本草。

这书原是由唐代苏敬所著,经过战乱,人间早就寻不到踪迹,师傅只要多喝几口黄酒,就开始念叨那些失踪的古籍。

新修本草,他念叨的最多,上面记录的都是些疑难杂症。

谢玉渊惊喜道:“这……你是从哪弄来的。”

“嘘!别让你师傅知道,知道了,他又要啰嗦。”

谢玉渊二话不说,把书往怀里一塞,“多谢小师傅。”

李锦夜:“我姓李,名锦夜,字暮之。”

谢玉渊沉浸在兴奋之中,痛快的叫道:“多谢李锦夜小师傅。”

“拔针吧。”

李锦夜笑起来,“天色不早了,你早些回家。”

谢玉渊有书就是娘,帮他拔了针,去灶间烧了一锅热水后离开郎中家。

临走时,她慢下脚步回头看。

庭院里夜风飒飒,黯淡月光之下,李锦夜修长的背影化成了一尊石像。

而他的面孔隐在昏暗的阴影里。

她看不真切。

……

谢玉渊子时才睡,然而不到五更天就醒了,是被梦惊醒的,

她梦见她又回到了谢家。

谢家的大宅院精致无比,每一处亭台楼阁上都有谢家祖先题的字,端的是龙飞凤舞。

她和娘各乘一顶小轿由角门而入,角门很大,门口站着七八个扶轿的婆子,好大的气派。

轿子一路往西,到了青草堂。

青草堂里雕梁画栋,正室邵氏带着丫鬟婆子跪了一地。

邵氏哭的凄凄惨惨戚戚,嘴里哀嚎着:“姐姐,妾室终于等到你了,这些年,你们受苦了。”

这时,一个儒雅的男子风度翩翩的迎上来,一手扶着娘,一手扶着她,眼含深情,情深款款,款款中又带出了几滴热泪。

泪,落在她的手背上,就像一团火,一下子点燃了她全身的血。

谢玉渊猛的睁开眼睛,捂着怦怦怦直跳的心口冷笑。

梦太清晰了,

梦里谢二爷那一滴泪还仿佛沾在手背上。

谢玉渊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凭谢二爷心狠手辣的手段,那几滴热泪他是怎么憋出来的?

莫非是暗中狠掐了几下自己的大腿。

谢玉渊垂下眼帘,才发现怀里还抱着那本新修本草。

她哂笑了下,好好的送她这么贵重的东西做什么?万一被师傅知道了,又是一顿鸡飞狗跳。

而且小师傅足不出户,到哪里寻了这么一本古籍。

忽然,心里有个念头冒出来。

谢玉渊脸色一变,蹭的一下坐了起来,手拿起衣服往身上一披。

“阿渊姐,天还没亮呢,你去哪里?”李青儿睡得迷迷糊糊问。

“我去趟师傅家,你别管。”

谢玉渊撒了腿就跑,一口气跑到正门口,不知是因为跑得太快的原因,还是心里紧张,心跳得像要从胸膛蹦出来一样。

不等匀平气息,她一脚踹开了大门,目光下意识的去看东厢房,

房门,大开。

谢玉渊脑子里“嗡”的一声,后背不合时宜的蹿起一层冷汗。

她当下深吸口气,踉跄了几步方才冲到门口--床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房里空无一人。

她惶恐的想了想,又赶紧跑到西厢房里。

正如她所料,西厢房里干净的只剩下一张床。

谢玉渊擦了擦一头的汗,低喃道:“他们这是……半夜溜走了。”

似不敢相信一样,谢玉渊又里里外外找了一遍,终于在堂屋的八仙桌上看到一封书信时,她才勉强相信,这两个货真的是趁夜溜走了。

信很简单,就四个字:后会有期。

里面还夹杂着一张地契,谢玉渊一看地契上的地址,心里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正是镇上的。

谢玉渊盯着地契看了许久,仿佛想在上面看出个花来,许久,她把地契往怀里一收。

长者赐,不敢辞。

她感谢她那二五不着调的师傅,还有冷得像块冰的小师傅。

对了,小师傅叫啥来着?

算了,他叫啥跟她也没有多大的关系,萍水相逢的路人,他有他的世界,她有她的生活。

谢玉渊神色如常的走出堂屋,胸口却有一点发烫。

她本以为离别如水,泼出去也就泼出去了,却不想这一老一少像是粘在了她心口上,不仅泼不出去,还灼得她心口发疼。

“你们两个王八蛋,就不能大大方方说声再见吗!”

谢玉渊忿忿的回首看一眼,一脚深一脚浅的走进了夜色里。

……

马车里。

“阿嚏,阿嚏!”

张虚怀连打两个喷嚏后,嗅了嗅鼻子,“八成是这丫头在想我。”

李锦夜半倚半躺,浑身上下软得没个正常,和东厢房里那个盘腿而坐的瞎子像不是同一个人。

他掀了掀眼皮,没说话。

“你说这丫头会不会哭鼻子啊,那地契上的房子能不能找着?她这半桶水的本事,也不知道能不能给人看病?嗯--弄不好还会把人治死。”

张虚怀连连摇头,“苗是好苗啊,就是时间短了点,要是能再跟着我几年,太医院的那些个老货都未必有她厉害。”

李锦夜对某人的自言自语,恍若未闻。

“喂,你倒是给点反应啊,做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无情无义,那丫头好歹把你的毒给治好了大半。”张虚怀翻了个白眼。


“在的时候,天天呼来喝去,这个看不顺眼,那个看不顺眼,这会分开了,就别装大尾巴狼了。”

“你……”

张虚怀气得想掐死这货,心里跃跃欲试了几下,觉得自己被掐死的可能性更大一点,满腔愤怒只化作了幽幽一声长叹。

“我张虚怀这辈子就收她这一个徒弟,要不是因为你……”

李锦夜含着刀锋的眼神飘过去,张虚怀老老实实的闭上了嘴巴,心里却骂了句:小畜生。

……

第二日清早,张郎中离开孙家庄的消息不胫而走。

谢玉渊刚洗漱完毕,就见李青儿匆匆跑进来,“阿渊姐,里正大人来了。”

难道说是镇上的房子有消息了?

谢玉渊忙走到堂屋,还没开口,就听里正说:“谢丫头,张郎中走了,这孙家庄没了看病的人,你行不行,给我句实话。”

谢玉渊想了想,“里正大人,实话是--我不行。”

里正脸色变了几变,“以前郎中在的时候,我见你不是很有几分样子吗?”

“那是因为有师傅在背后撑着,诊不对左右还有师傅呢。”

谢玉渊愧疚的低下了头:“里正大人,我跟着师傅看病的时间还短,再来我今年才十一岁,您仔细想想,哪有十一岁的丫头开堂诊脉的。”

最主要的是,如果她说会,那么等到那一日,她们一家就没办法做到悄无声息的离开。

里正长长叹了口气,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谢丫头满打满算也就跟张郎中学了大半年的时间,小小年纪能看什么病。

唉!

原本还指望着和这个丫头处好了,能在郎中那边占点便宜,现在看来,又是做了无用功。

谢玉渊见里正脸色不太好看,心里很清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跑回房里拿了二两碎银子。

“里正大人,孙家搬走了,那镇上的房子我也就不用再买了,这银子你拿着,就当是辛苦钱。”

“那怎么好意思,这事儿也没办成。”里正嘴上说不好意思,手上拿银子的速度却飞快。

谢玉渊笑道:“里正大人心里惦记着就是情分,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那行,那我就不客气了。”

里正起身,正要离开,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顿住脚问:“你师傅的房子可有说留给谁?”

谢玉渊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你师傅还会再回来吗?”

谢玉渊依旧摇摇头。

“无主的房子,留个半年,半年后要是还没有动静,那庄上就征收了。”

“全凭里正大人做主。”

里正背着手离开,谢玉渊慢慢在椅子上坐下来。

李青儿走到她跟儿前,低声道:“小姐,什么镇上的房子,什么不用还银子了,这话我怎么听不明白?”

“你不用明白。”

谢玉渊轻轻一笑:“青儿,爹和娘呢?”

“他们去地里了。”

“青儿啊,以后咱们一家得关起门来过日子了。”

李青儿一脸的不明白,难道说从前他们就没有关起门来过日子吗?

……

几日后,李青儿总算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关起门来过日子。”

无事不出门,有事少出门,村里的热闹不看,不听,不瞧,不掺和,就如同老和尚隐居山林一样。

一晃春去夏来,稻子收了一茬。

因为是荒田,比不得良田收成好,但在高重的精心侍弄下,几亩地还是收了两百斤稻子,足够一家人一年的嚼头,

夏去秋来的时候,谢玉渊拉着爹去了趟镇上,按着地契上的地址,花了半天的时间,找到了师傅留给她的房子。

看到房子的瞬间,她乐了。

房子不大,小小的一个门头,外加后面两个房间,很适合坐堂开诊。

谢玉渊把房子的来龙去脉,还有她今后的打算,一一说来,直把她那个憨厚的爹惊得半天没说出话来。

高重做梦都没想到,他的女儿为了不被谢家人找到,早就在盘算着远走高飞了。

谢玉渊含笑看着他,“爹,等重阳一过,咱们就动身可好?”

“既不在庄上住,也不在镇上住,咱们要往哪里去?”高重总觉得背井离乡像是在逃难。

“往南,可去杭州府,西湖之畔,景色怡人,是个宜居的好地方;往西可往边关,那里大漠风沙,苦是苦了点,却又是另一番景象。爹喜欢哪里?”

高重这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孙家庄,最远的地方也是走几里路去煤矿。

他用他贫瘠的想象力想了下,喃喃道:“要不,就往南方去吧,西北风沙大,你娘受不住。”

“爹和我想一起了,那就往南方去。”

高重见女儿含笑看着他,心里的结又打成一团,“南边好是好,可咱们的银子……”

“银子的事情爹不用怕,只要咱们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总饿不死。”

“阿渊啊,你就这么怕谢家的人找上门吗?”

谢玉渊打了个寒颤,“爹,女儿是真怕,难道你不怕?”

“我……”

高重话出一半,又咽了下去。

他也是怕的,每次梦里醒来,总要看看怀里的高氏还在不在。这种怕已经深入骨髓,透入血液。

“罢了,罢了,爹什么都听你的。”

高重抬手想拍拍女儿的脑袋,手伸到一半时,不知想到了什么,又顿住了。

谢玉渊不动声色的把脑袋往前凑了凑。

高重怔愣住,生涩的拍了她两下。

……

一趟镇上回来后,父女俩便偷偷开始着手准备远行的事情。

离重阳还有小半个月的时候,一切都准备妥当,只等着吃完重阳糕,趁夜出发。

父女悬着的一颗心,总算安稳下来。

而此刻的孙家,孙老爹喝完一碗薄得不能再薄的稀粥后,便被第三个亲家公客气的请出家门。

和前两回被人赶出来的狼狈相比,第三个亲家公的态度已经算是好到了极点。

话也讲得很斯文--孙老爹啊,家里穷,养不起那么多的闲人,你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要还是赖着不走,那就把你女儿索性一起带走吧。

孙老爹一听连女儿都要被赶走了,只能拍拍屁股带着一家老小,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

离开之前,还不忘从亲家公那里讹了几吊钱,只把他亲家公气了个倒仰,前脚人刚走,后脚一口浓痰狠狠的吐到地上。




孙老娘:“……”她就是见不得老大一家赚了银子,故意上门讹银子的。

“别废话,不管哪个山坳都是我们家的。”孙老娘扯着尖锐的嗓子喊。

姜竹心:“孙老娘,县太爷都不敢说这种话,你这脸皮也是够厚的。”

“小畜生,老娘我就厚给你看,他爹,给我抢,抢回家再说。”

“我看谁敢!!”

孙老大手握着榔头走上前,脸上是滔天的愤怒。

孙老娘一看养大的崽子竟然要动手,气得眼珠子翻翻。

“畜生,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你竟然敢对我动手,来啊,你动个试试看,来啊!”

“啪--”一声脆响,所有人都呆住了。

姜竹心甩了甩发疼的手,笑笑:“孙老娘,我满足你的要求。不过你脸上皮肤又粗又老,手感很一般。”

孙老娘几乎要呕死。

她“嗷嗷”了两声,把姜竹心重重一推,冲到孙老大面前,甩起手就是两巴掌,然后像条八爪鱼一样,手脚并用的缠住了他。

“该死的畜生,你看我今儿不打死你!他爹,给我抢。”

孙老大对着孙老娘,多少还有几分孝心,手里的榔头哪里舍得敲下去,只能做个木头桩子杵在那里。

孙老爹像阵风一样冲进东屋,眼睛贪婪的四处搜寻,恨不得瞧见什么都拿回去。

高氏吓得嘴里呜哽两声,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姜竹心到底小看了孙家人的脸皮,她咬了咬牙,一扭头就跑开了。

“抢东西啦!光天化日,有人抢东西拉,各位街坊邻居都过来瞧一瞧啊,里正大人,您可得为我们作主啊!”

声音凄惨无比,把刚刚吃完饭闲着没事的村人都勾出来,所有人一窝蜂往这里跑。

姜竹心一口气跑到里正家,眼睛哭得通红,“大人,你帮帮我,他们明抢来了,我要报官。”

自己管辖的村庄从来都是五好村庄,什么时候有人敢明抢。

里正脸一横,“别哭了,走,我跟你去瞧瞧。”

两人走到屋前,孙老娘见小畜生回来了,拿起一旁的扁担就要打过来。

“住手,你这是做什么?”

里正一声怒喝,把孙老娘吓得赶紧收回扁担.

“里正大人,这丫头偷奸耍滑,我正在教训她呢。”

“里正大人,他们是到我家来明抢的,还打了我爹。”

“放你娘的屁!”

孙老娘一叉腰,气得口不择言,“你们的东西,就是老娘的东西,连你的狗命,都是老娘的。”

“已经分家,五十两银子都拿了,还什么你的就是我的,臊不臊啊!”

“老娘们想钱想疯了吧!”

“听说孙老大连户籍都迁出来了,还有个屁关系啊!”

“明抢这种事情,还是早点报官吧。”

“你们……你们……统统都给我闭嘴。”

孙老娘见势不妙,胸脯一挺:“这是我们家的家事,关你们这些闲人屁事。”

话音刚落,孙老爹从屋子里冲出来,手里捧着一块猪肉,“他娘,猪肉,这是猪肉啊,咱们抢回去。”

“要点脸啊,孙老爹。”

“连肉都抢,你们家是穷得揭不开锅了吗?”

姜竹心见状,心想无论如何这一回,都要把孙家解决掉,再也不能让他们踩在自己的头上。

她怯生生的抹了一把泪,“里正大人,他们……他们……”

女孩莹白的小脸,滑落两行晶莹,一双眼睛里都是惶恐,看得里正怒从心起。

“放肆!光天化日抢东西,你们一个个的不把我里正大人放在眼里了?”

里正大人发怒,孙老爹脸色煞白,孙老娘见势不好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干嚎起来。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一把屎,一把尿的把老大养到这么大,拿块肉怎么了?这是他欠我的啊!”

“就是,五十两银子就想了结养恩,天下哪有那么便宜事情,要没有我,他早死了,”孙老爹叫嚣着。

姜竹心见这两人一唱一和,心中说不出的厌恶。

她冷笑着上前一步的,“孙老爹,没有你,我爹活得比现在好上百倍,怎么着,他也是个大户人家的少爷。”

话落,所有人目瞪口呆。

孙老大愣了半天才缓过神来,“阿渊,你胡说什么?”

姜竹心走到他身边,小手牵了牵他的衣摆。

“爹,你不在家的时候,有一次回家听孙老娘偷偷问过孙老爹,说几十年过去了,那家人不会再找来了吧,还说什么命好,偷了个少爷放在家里做苦力。”

听到这里,孙老大整个人懵了。

姜竹心朝他怜悯的看了一眼,心里涌上一抹悲痛。

爹哪里是捡来的,根本就是孙老爹生不出儿子,怕绝了后,趁着那家家奴带着小少爷上街玩,想办法把人偷出来的。

这事,也是前世爹死后,那家人家打听到点风声摸上门,她才知道的。

只可惜,这么多年的寻找,到最后只寻到了一具尸体,姜竹心清楚的记得那个老妇人哭得昏死过去。

孙老娘见事情败露,一下子从地上爬起来,冲到姜竹心面前,抄起手就要抽下去。

手,在半空被牢牢握住,一抬头,是孙老大怒不可遏的脸。

孙老娘吓得眼皮一跳,“你……你想干什么?”

“是不是真的?”

“什么是不是真的?”

孙老大赤红着眼睛,目光如寒冰一样死死的盯着孙老娘,从嘴里一字一句咬出:“阿渊说的是不是真的?”

“小贱人的话怎么能信,你是我们……”

“说--”孙老大吼得撕心裂肺。

孙老娘被他吃人的样子吓了半死,哪还说得出半句话。

街坊邻居一看,个个心里有数。

“我日他个七舅姥爷,竟然真的是偷来的,良心都给喂狗了。”

“这一家子都是什么人啊,赶紧报官坐牢吧,没王法了。”

“丢孩子的父母怕是要急死了吧。”

月光下,孙老大眼中闪烁着冰冷锐利的锋芒,感觉胸口像是被榔头狠狠的敲了一记,锥心刺骨的痛,如同行走在地狱间。

他嘴一张,喷出一股热血来。

那血,将孙老娘淋了个满头满脸,如同鬼魅一般,连哭都哭不出来。




洛风遥拿了皂角走出来,又往东屋瞄了眼。

竹椅上,多了几个空碗。

洛风遥飞快的把空碗收拾下,把竹椅放回原处,一边放,一边嘀咕。

“这少爷是饿死鬼投胎吗,怎么吃得这么快?”

屋里。

临窗而立的少年,手微微一颤,一双漆黑的眼睛,无波无澜。

……

张郎中吃好早饭,就陆续有病人过来看病。

洛风遥怕高氏见多了陌生人发病,把她挪到了灶间。自己则在外面端茶递水打下手。

她眼睛耳朵都没闲着,把张郎中给病人说的话,开的方子,一样样记在心里。

孙老娘走进来时,就看到这样一副场景。

张郎中半眯缝着眼睛,一只手捋着山羊胡子,一只手搭着病人的脉,老神在在。

一旁,洛风遥那个小贱人正在添茶。

添完茶,她顺势磨了几下墨,又拿起抹布东抹一下,西抹一下。

孙老娘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下子不太敢走进去。

“阿婆来了。”

洛风遥迎出去,脸上带着笑。

“是来找娘的吗?娘在灶间给郎中缝衣服和被子。郎中说,娘的针线活儿好,要帮着在这里缝几天。”

孙老娘一张口,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说啥,话都叫这小贱人堵住了。

“阿婆不用担心,我会把娘照顾好的,张郎中是个大善人,不会白让娘干活的,总会给几个钱的。”

一听到钱,孙老娘立刻扯出个笑。

“我哪里来找你娘的,我就是不放心你,好好侍候张郎中,多点眼力劲。”

“那阿婆慢走,我就不留你了,郎中那里离不开人。”

孙老娘看着她的背影,心里酸溜溜的想,她什么时候说要走了?

洛风遥走进屋,脸色变了变。

那老虔婆看她是假,把娘弄回去是真,幸好她早有准备,否则……

“咕噜咕噜”两声传来。

张郎中脸不红,心不跳的瞄了洛风遥一眼。

意思是:这日头都快升上天了,你这丫鬟还不赶紧去做饭,想饿死谁呢?

洛风遥眼明手快,放下抹布去灶间忙活。

不多久,热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桌。

张郎中闻到饭香,赶紧把最后一个病人打发走,凑过去一看:一碗咸肉烧白菜,一碗饭。

洛风遥看看他的脸色,“郎中,灶间的那些鱼啊,肉啊,我没敢动,怕你……”

“只管动。记住,一天两顿饭,午时一顿,晚上一顿,每顿三菜一汤,只准多,不准少。”

洛风遥心里大吃一惊。

这张朗中看着穿得破破烂烂,怎么在吃食上这么舍得。

孙家一天到晚粥和野菜,到他这里,就成了三菜一汤,油水太好了。

“我侄儿的中饭送去了吗?”

洛风遥忙敛了心神 ,“还没有,等郎中吃完了……”

“以后,先给他送过去。”

洛风遥又一惊 ,忙道:“我知道了。”

送饭的时候。

洛风遥依旧把饭菜放在竹椅上,依旧在外头喊了一声,只是目光再也没往东屋瞧一眼。

人,都是死于好奇。

张郎中看病,开方子,扎针,前前后后也就赚个一两文钱,还要养个吃闲饭的侄儿,银子从哪儿来?

刚刚她洗的那几件衣服,虽然脏得可以,但料子却不是普通人家的料子。

看来,张郎中多半是个有故事的人。

她还是老老实实地偷师学医,等学成了,拍拍屁股走人。


谢玉渊怒目圆睁。

即便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次,她的心里仍抑不住的悲愤。

“小浪货,你瞪我也没用,她我今儿个是睡定了,改明儿我再来睡你。”说罢,便是进了屋去。

“唔……唔……”

谢玉渊脸色煞白,青筋暴出,眼睛似要从眼眶里瞪出来……

孙老娘反起手狠狠一巴掌。

贱货,敢用这种目光看着她,活着不耐烦了。

这一巴掌将堵在谢玉渊嘴里的破布打掉,血顺着她的嘴角慢慢渗出来。

谢玉渊唇角颤抖,“老虔婆,我以高家惨死的列祖列宗发誓,你们要敢动我娘一根汗毛,我让你们孙家都不得好死!”

孙老娘吓得浑身一颤,心里有种不详的预感,但来不及细想,就听到屋里儿子连连惊呼。

“娘,来搭把手,这女人性子烈的很。”

“贱货,回头再来收拾你。”

孙老娘扔下这一句,像做贼似的冲进了大房。

屋里霹雳啪啦一通乱响,夹杂着孙老二的淫言浪语,高氏的哭嚎声和孙老娘的怒骂声……

听得谢玉渊胸口痛楚难当,似有烈火在灼烧。

重新经历一遍前世的噩梦,悲愤却无助的情绪像一头猛兽在撕咬着她的胸口。

她忍无可忍,只能用尽全身力气嘶吼,“救命啊!爹……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娘!”

就在这时,木门被一脚踢开。

暗影里,孙老大脸上充斥着滔天的怒火,宛若足以席卷一切的飓风。

谢玉渊忍住喷涌而出的眼泪,乌黑的眸子带着劫后余生的一丝喜悦。

“爹!快救娘!”

话音刚落,孙老大像头野兽一样冲进房里。

“我和你们拼了!”

孙老大低吼一声,狂风般的拳头落了上去……

孙老二被一脚踢出来,嘴里喷出一口黑血,像条死狗一样伏在地上;

孙老娘呼天抢地,慌乱的扑倒在孙老二身上。

孙老爹抄着扁担冲过来,和孙老大扭打在一起。

孙家庄平静的夜被刺破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赶来……

纷乱的人群里,里正大人阴沉着脸走进来,手一挥,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围上去,把几欲发疯发颠的孙老大按在地上。

“出了什么事?”

孙老爹气喘吁吁,朝孙老大啐了一口,“这个畜生发狂了,连我都打。”

“里正大人,是他们联手要糟蹋我娘,我阿爹才会跟他们拼命的!”

一句话,像个炮仗一样在众人耳朵边炸响。

众人的目光像刀子似的落在孙家人身上。

孙老娘见势不妙,冲过去对着谢玉渊又是一记巴掌,“放你娘的屁!”

“不许打她。”孙老大死命挣扎,差一点点就把几个压着他的男人掀翻在地。

谢玉渊咽下嘴里血腥,毫不畏惧的与孙老娘对视着。

此刻,她的头发散乱,脸肿得半边高,嘴角带着血渍,明明十分狼狈,但是乌黑的眸子里却带着倔强的执拗。

“他们不但把我绑了起来。还说……还说等糟践了她,再来糟践我!”

话落,被人死死压住的孙老大嘴里爆出一声绝望的吼声。

他在暗无天日的矿道里拼死拼活,结果……

“畜生都没有这么不要脸。”

“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真是作孽啊!”

“里正大人,是这个疯子先勾引我家男人的。”刘氏赶紧跳出来倒打一耙。

在这个节骨眼上,她不得不跳出来。

她要做人,两个孩子要做人,这脏水只有往疯子身上泼。

谢玉渊眼底似有亮光阴晴明灭,“刘氏做人要对得起良心,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积点福。”

“原来是自家女人不能睡,才干出这种事,有意思。”

人群里,也不知道哪个色胚插了句话,众人看向孙家人的眼神又起来了变化,一水色的鄙夷和瞧不起。

里正鄙夷地看了孙家人一眼,而后看向孙老大,“孙老大,这事儿你打算怎么办?”

孙老大茫然抬起头,突如其来的变化把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打懵了。

“把他吊起来打一顿吧。”

“打有屁用,送到官府吃牢饭。”

七嘴八舌声中,谢玉渊轻轻吐出两个字:“分家。”

话音落下,四周一片寂静。

孙家庄的规矩:父母在,不分家。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丫头会说出这种话来。

“里正大人,他干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爹一年到头不在家,我和我娘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谢玉渊眼眶一热,哽咽道:“这个家要是不分,我和我娘也只有死路一条。”


孙老二贱兮兮搓了搓手,“走,把人绑墙角,这丫头年纪不小了,该让她听听床上的事儿了。”

姜竹心怒目圆睁。

即便上辈子已经经历过一次,她的心里仍抑不住的悲愤。

“小浪货,你瞪我也没用,她我今儿个是睡定了,改明儿我再来睡你。”

“唔……唔……”

姜竹心脸色煞白,青筋暴出,眼睛似要从眼眶里瞪出来……

孙老娘反起手狠狠一巴掌。

贱货,敢用这种目光看着她,活着不耐烦了。

巧的是,这一巴掌将堵在姜竹心嘴里的破布打掉,血顺着她的嘴角慢慢渗出来。

苍白如纸的脸上凭空多了一抹艳色,就像一朵盛开彼岸花。

彼岸花,只有死人才能看到。

姜竹心嘴角轻轻的抽搐了下,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一字一句咬出。

“老虔婆,我以高家惨死的烈祖烈宗发誓,你们要敢动我娘一根汗毛,我让你们孙家都不得好死。”

孙老娘吓得浑身一颤,心里有种不详的预感,但来不及细想,就听到屋里儿子连连惊呼。

“娘,来搭把手,这女人性子烈的很。”

“贱货,回头再来收拾你。”

孙老娘扔下这一句,像做贼似的冲进了大房。

屋里霹雳啪啦一通乱响,夹杂着孙老二的淫言浪语,高氏的哭嚎声和孙老娘的怒骂声……

听得姜竹心胸口痛楚难当,似有烈火在灼烧。

她从嘴里吐出一口鲜血,目光死列地看着正门,不安,害怕,惊恐一波波袭击。

爹--

你在哪里,快回来!

“哗啦”一声传来,姜竹心心中的笃定险些分绷离析。

等不及了!

她咬咬牙,用尽全身力气嘶吼,“救命啊,爹……救命啊……谁来救救我娘!”

老天,像是听到了她的呼救声。

“砰!”

木门被一脚踢开。

暗影里,孙老大脸上充斥着滔天的怒火,宛若足以席卷一切的飓风,又像是可以吞噬所有的黑洞。

姜竹心忍住喷涌而出的眼泪,乌黑的眸子带着劫后余生的一丝喜悦。

“爹--救娘。”

话音刚落,眼前刮过一阵寒风,孙老大像头野兽一样冲进房里,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看到了此生最让他难忘的一幕。

他妻子被压在身底下,衣衫褴褛。

而他这一生最最敬重的人,则死死的锁住高氏的手,抬起的脸上,露出见了鬼一样的表情。

“我和你们拼了!”

孙老大低吼一声,狂风般的拳头落了上去……

冬日,寒夜。

惨叫声漫了天地,漫了世间,

孙老二被一脚踢出来,嘴里喷出一口黑血,像条死狗一样伏在地上;

孙老娘呼天抢地,慌乱的扑倒在孙老二身上。

孙老爹抄着扁担冲过来,和孙老大扭打在一起。

孙家庄平静的夜被刺破了,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赶来……

纷乱的人群里,里正大人阴沉着脸走进来,手一挥,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围上去,把几欲发疯发颠的孙老大按在地上。

“出了什么事?”

孙老爹气喘吁吁,朝孙老大啐了一口,“这个畜生发狂了,连我都打。”

“里正大人,不是他想发狂才发狂的,是刚才看到的那些事逼他的。”

姜竹心轻柔的声音讲述了刚才发生的事,像个炮仗一样在众人耳朵边炸响。

我天!

这特么是畜生干的事儿吧!众人的目光像刀子似的落在孙家人身上。

“放你娘的屁--啪!”

孙老娘见势不妙,冲过去对着姜竹心又是一记巴掌。

“不许打她。”孙老大死命挣扎,差一点点就把几个压着他的男人掀翻在地。

姜竹心咽下嘴里血腥,毫不畏惧的与孙老娘对视着。

此刻,她的头发散乱,脸肿得半边高,嘴角带着血渍,明明十分狼狈,但是乌黑的眸子里却带着倔强的执拗。

“大人,他们为了糟践她,把我绑了起来。他们还说……还说……”

姜竹心整个人僵了一下,原本苍白的脸上,连唇角都没有一点血色。

“他们还说,等糟践了她,再来糟践我!”

话落,被人死死压住的孙老大嘴里爆出一声绝望的吼声,血色涌进他的眼里,慢慢褪化成了泪。

他在暗无天日的矿道里拼死拼活,结果……结果……

“畜生都没有这么不要脸。”

“哎,老祖宗的棺材板要压不住罗!”

“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真是作孽啊!”

“里正大人,是这个疯子先勾引我家男人的。”刘氏赶紧跳出来倒打一耙。

在这个节骨眼上,她不得不跳出来。

她要做人,两个孩子要做人,这脏水只有往疯子身上泼。

姜竹心眼底似有亮光阴晴明灭,“刘氏做人要对得起良心,得为肚子里的孩子积点福。”

“哈哈哈,原来是自家女人不能睡,才干出这种事,有意思。”

人群里,也不知道哪个色胚插了句话,众人看向孙家人的眼神又起来了变化,一水色的鄙夷和瞧不起。

里正心里“我呸”了一声,心想,这老孙家还要点脸不要,干出这种生儿子没屁/眼的事情,都替他们臊得慌。

“孙老大,这事儿你打算怎么办?”

孙老大茫然抬起头,突如其来的变化把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打懵了。

“把他吊起来打一顿吧。”

“打有屁用,送到官府吃牢饭。”

“跪在地上磕头赔罪。”

七嘴八舌声中,姜竹心轻轻吐出两个字:“分家。”

寂静。

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看着她,好像在看一个怪物似的,孙家庄的规矩:父母在,不分家。

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丫头会说出这种话来。

“里正大人,他干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我爹一年到头不在家,我和我娘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姜竹心眼眶一热,哽咽道:“这个家要是不分,我和我娘也只有死路一条。”

“哎,怪可怜的,总不能逼娘俩去死吧。”

“再可怜也不能坏了祖宗的规矩。”

“人家孙老大是捡来的,又不是亲生的,算不得坏规矩。”


掌柜见是张郎中来了,笑得满脸褶子。

“郎中来了,正好前儿进了好多上好的药材,您瞅瞅?”

张郎中走得口干舌燥,大大咧咧往椅子上一坐,“先沏壶茶来润润口。”

“伙计,给郎中沏壶茶。”

掌柜眼睛一斜,“这一位是……”

“我是来卖药材的,掌柜。”顾晚谣落落大方的回答。

掌柜虽然笑着,眼里却满是轻蔑,“小小年纪,哪懂什么药材不药材,别是挖了萝卜当人参吧。”

顾晚谣不气不恼,把布包打开来,“掌柜,您先瞅瞅,看不上我去别家。”

掌柜聊胜于无地扫了一眼,然而等他看清楚了,眼睛却挪不动了。

“这……这是你……挖到的。”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只野山参,其中两只完好无损,个头也不小,都是稀罕物。

顾晚谣:“我爹挖的,掌柜您觉得怎么样?”

谢家官宦之家,扬州又是富庶之地,前世别说是野山参,就是人参也是平常之物,所以她才能一眼识得。

掌柜皱了皱眉头,“还凑合吧,就是个头小了点,年岁短了点,不值几个钱。”

这话一出口,顾晚谣和张郎中脸上的表情截然不同,但心理活动如出一辙。

顾晚谣:他是欺负我没见过世面吧?

张郎中:这老货是欺负人丫头没见过世面。

顾晚谣陪笑,“那您瞅瞅,这参值多少钱。”

掌柜伸出一个巴掌:“了不得五十两银子,都已经是天价了。”

顾晚谣听到五十两银子时,眼皮都没有动一下,稚嫩的脸上,有着超乎寻常的沉稳。

“掌柜,我年纪小,见识也不多,货比三家,我还是去前面几家药铺和医馆再问问。”

顾晚谣说得一派坦然,语气自然流畅,似乎压根没有怀疑掌柜在暗中压价。

张郎中一听,莫名的来了兴趣,目光在顾晚谣脸上打了个转后收回,不紧不慢的喝起了茶。

掌柜这会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野山参价格能直逼黄金,品相差的一百两起,品相好的二百两起,那只被啃了一半的不值钱,那两只大的可值不少钱。

“哎啊啊,你这丫头性子怎么这么急,有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顾晚谣笑眯眯地向张郎中看过去,“师傅,您说这参该值多少银子,帮丫头我掌掌眼。”

师傅?

谁他娘是你师傅,真是臭不要脸。

张郎中眼白都快翻出天际了,嘴里冷哼一声,不说话。

也是巧了,他冷哼的时候,鼻孔朝着掌柜那头。

掌柜先是被那一声“师傅 ”吓出半身冷汗,接着又被这一声“冷哼”吓得半身冷汗。

一身冷汗一出,实话也就出来了。

“丫头别见怪,老夫是生意人,常常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三根野人参我给你五百两银子,不能再多了。”

五百两?

顾晚谣的心一抽一抽的狂跳起来,心里很清楚掌柜肯用五百两收药野山参,已经算是看得起她,也给足了张郎中的面子。

“成,既然掌柜这么爽快,那我也就爽快一点。”

“小丫头,以后要再挖着好东西,还来找我啊。”

“放心吧掌柜,你人好,给的价格又公道,不找你找谁?”

“哟喂,张郎中啊,你这徒弟儿嘴真甜啊,跟着你将来一定是个高人。”

张郎中心中冷笑一下,低头装喝茶。

顾晚谣见茶盅空了,忙凑过去添满了,无声无息的拍了一记马屁。

她上辈子之所以惨死,是因为不懂人心,不会看人眼色。对你笑的人,多半背后捅刀,对你嗤之以鼻的人,也许暗藏着一份关心。

张郎中刚刚没有戳穿她的小把戏,又替她圆谎,又带她来镇上……这人虽然长着一张臭脸,却有一副好心肠。

好心肠的张郎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你拿着银子自个出去转转吧,我和掌柜有点事情要谈。”

“是。”

顾晚谣应了一声,恰好掌柜也将银票备齐递过来。

她接过银票贴身收着,朝两人恭恭敬敬的鞠躬道谢后,转身就走。

走出药铺的时候,她忍不住顿足,回首。

光影里。

张郎中把半个身子凑到掌柜的跟前,侧脸绷得紧紧的,半条眉梢微微扬起,透着几分深浓的愁意。

顾晚谣心跳一漏,头一扭,加快了脚步。

……

家里缺的东西太多,顾晚谣先买了些粮食,还有油盐酱醋之类,又割了些肉,用油纸包着;油灯,皂角什么的也补了一些。

随后去了一趟成衣铺,伙计看她是个小丫头,险些将她赶出去。

玉渊拿出银子,伙计立刻不一样起来,但心里却依旧很奇怪。

这小乞丐一样的丫头,衣服鞋子都是破的,哪儿来银子买新衣裳,还一买就是三身。

不会是偷的吧。

拎的东西太多,顾晚谣索性把自己的新衣裳穿在了身上。

重回到药铺中,她的这身打扮差点没把张郎中眼珠子吓得弹出来。

浅绿色的袄子,裤子也是很新式样,脚上一双绣花棉鞋,上面还有两朵粉色的绣花,整个人娇俏可爱。

再配着她那张白瓷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黑眸……张郎中鬼使神差的含糊了一句。

“到底是哪家人家出来的啊!”

说得人含糊,听得人更含糊,但顾晚谣从来不多话,老老实实往角落里一站,等着张郎中把事儿办完了,好一起回家。

张郎中朝掌柜递了个眼神:“我先走了,东西到了立刻派人通知我一声。”

“放心吧您。”掌柜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快看不见了。

张郎中“嗯”了一声,背着手走出药铺。

顾晚谣赶紧跟上去,一只脚跨出门槛,耳边就听到掌柜身边的伙计压低了声音道:“明目草哪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明目草,谁的眼睛瞎了?

顾晚谣心里暗暗的想。

……

从药铺出来,张郎中也不急着回去,在街上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乱逛。

可怜顾晚谣小小年纪,左手挎着一包东西,右手挎着一包东西,颠颠的跟在他身后,活像个跟班的丫鬟。

好在张郎中的闲情逸致只维持了一刻钟,两人打道回府。


话,说得很客气,但言语中无不透出客套,生疏,甚至是隐隐的威胁。

翻译过来就是:你给我去毒,我给你重金,两不相欠,你要是嘴巴大,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颜若晴波澜无痕地直视他,突然莞尔一笑,上前把那锭金子牢牢的握在手里。

“您放心,拿人钱财,替人消灾,我懂的。师傅侄儿,您先吃早饭,半个时辰后我替您行针。”

冯江宁听到脚步声渐远,皱了皱眉头。

师傅侄儿,这是个什么称谓?

颜若晴走出东厢房,冷风吹来,才发现自己后背密密的一层冷汗。

呼!

小小年纪,绷着一副棺材脸不说,讲出来的话之乎者也,怎么看怎么不像张郎中。

出手倒是挺大方,不像张郎中那么抠。

不管了,先把金子收起来,有了这锭金子,自己离远走高飞的目标,又更近了一步。

……

半个时辰后。

冯江宁平躺在床上,宽肩,窄腰,健硕结实,肌肤分明,身材比例堪称完美,全身上下一丝赘肉都没有。

根本不像一个病秧子该有的身材。

颜若晴当下就做出判断,这家伙是个练家子。

第一次行针,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她咽了口水说:“我开始了。”

声音打着颤,听得张郎中心头发毛。

这丫头,行不行啊?

心里刚打着鼓,眼神却瞧见她拿起银针,干脆利落的刺下去。

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凭这利落劲儿,张郎中知道这丫头不仅行,而且,很行。

第一针落下去,颜若晴脑子里什么杂念都没了,人体所有的穴道一个个浮在眼前。

“丫头,这些穴位你要背得,就像吃饭拉屎那样稀疏平常。”

“每个穴位的作用不一样的,一针刺错,那是人命关天的事情。”

“来来来,鬼爷我亲自为你刺一刺,你感觉一下……”

颜若晴手起针落,不多时,便把李大侄儿刺成个刺猬。

最后一针落下,她两腿一软,跌坐在床沿上,浑身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

冯江宁眉心一敛,动了动唇,低唤了一声:“虚怀?”

张虚怀这会正魂游天际。

这一套针法他从头看到尾,越看越惊心,这丫头行针的手法怎么看都有点像西晋时针灸大家玄晏先生的手法。

只是玄晏先生早就死得透透透透的,而且门下根本没有后人,莫非这丫头是玄晏先生投胎转世?

“啊,啥事?”

“你帮她诊一下脉。”

诊啥?

张虚怀一看颜若晴像死人一样惨白的脸,当下明白为啥。

行针最伤元气,这丫头年岁又小,瞧着又是个营养不良的豆芽菜,于是赶紧伸手扣住了她的脉搏。

冰冷的指尖触上来,颜若晴打了个激灵。

张虚怀一诊脉,心里有数,“从明儿开始,你一日三餐上桌吃,我得给你想办法营养营养,否则这毒还没去,你就先给熬死了。”

颜若晴累得连道谢的力气都没有,强撑着浮出个笑脸,算是应下来了。

心里却在想着,原来她这个二五不着调的便宜师傅也有字:虚怀?

听着挺高大上的。

对了,那个瞎子的字叫什么?

对,是暮之。

这年头,男子有表字,除了读书人以外,就是高官贵族,皇亲国戚。

由此可见,这两人的身份,绝不简单。

……

拔针和药浴,张虚怀没让颜若晴动手,而是亲力亲为。

他这边一耽搁,堂屋里看病的人就排成了长队。

张虚怀分身乏术,心里打定了主意要让颜若晴尽早学会看病。

这个念头一起,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由放养改成圈养。

每看一个病人,张郎中自己望闻问切一番,颜若晴跟着望闻问切。

张郎中每写一个方子,颜若晴在旁边必抄一个方子。

师徒俩一个愿教,一个愿学,配合的天衣无缝。

一天下来,颜若晴大有长进,可谓一日千里。

黄昏时分,又到行针的时候。

颜若晴也不私藏,将这一套行针穴位法一一说与张郎中听。

冯江宁听着师徒二人细声的交谈,连眼都懒得睁开,思绪飘得极远。

日子一天赶着一天,转眼,便到腊月二十八。

张郎中行医有个规矩,过了二十八这日到正月十五,他不看病,

这日,家里统共来了两个病人。

张虚怀这些日子为了瞎子的事忙进忙出,累出几根白发,前几日夜里又染了点风寒,身上正不得劲,说什么也不肯再看病,于是打发徒弟去。

颜若晴赶鸭子上架,望闻问切还做得像那么一回事。

她是天不怕地不怕,但两个街坊邻居怕啊。

小丫头毛还没长齐,虽然跟张郎中学了些日子,但多半是皮毛吧,他们怎么放心让“皮行”给自己瞧病。

颜若晴也不恼,用纸笔把她诊出的病因,一一写下来,自说自话的开了药方,然后到西厢房把郎中请出来。

张郎中百般不愿意,懒懒的搭了个脉,说了些病症,开了药方。

颜若晴把两张药方一起递到病人手里。

竟是一模一样的诊断,一模一样的药方。

这时,俩街坊心里才琢磨出些滋味来。

乖乖,这丫头还挺聪明的,瞧着是得了张郎中一些真传,以后可不能小瞧。

送走两个病人,颜若晴收拾好东西,从灶间端来熬好的药。

“师傅,喝药。”

张虚怀接过来,捏着鼻子喝下。

“师傅,我爹说除夕请师傅上我家来,两家人聚在一起,热闹些。”

张虚怀咂了一下嘴,“这事你问我侄儿,他同意,我就去。”

颜若晴想着正好要行针,笑道:“师傅,那我问您侄儿去。”

“别师傅侄儿,师傅侄儿,你叫得不嫌弃累,我听着还嫌弃累呢。”

“那我叫什么?”

“瞎子。”

“我不敢!”

颜若晴掷地有声的扔下三个字,一扭头跑了,进了东厢房的屋子。

冯江宁屋里只点了一盏昏暗的小油灯,豆大的光晕,萤火似的。

他正靠窗坐着,大半张脸沉在灯影下,看不清他的脸,只能看到大致轮廓。




“行,矿上我不去了,回头我到后山垦几亩荒地,勤快点饿不死人。”

颜若晴没有想到他答得这么爽快,眼眶一热,泪差点夺眶而出。

爹不去矿上,也就意味着不会因矿难而死,他不死,谢家也许就不会再找上门。

命运的齿轮在她重生的那刻起,慢慢改变了轮轨,像是老天爷看在她做鬼六年的份上,补偿给她的。

颜若晴将泪逼进眼眶。

她不求花好月圆,和和美美,唯求这一对夫妻平平安安,白头到老。

而此刻的孙家,孙老娘一巴掌甩在孙兰花的脸上。

“你胡说什么?陈货郎怎么可能把房子送给老大,绝对不可能。”

孙兰花捂着半边脸,期期艾艾道:“我哪敢胡说,隔壁二狗的阿公亲眼看到的。现在大伯一家都已经住进去了。”

“闭嘴,他不是你大伯,他就是个忘恩负义的野种。”

孙兰花:“……”

“啊……啊……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孙老二疼得满床打滚。

刘氏心疼道:“娘,这样疼下去也不是办法,要不要让张郎中来看。”

“银子呢!”孙老娘一听到张郎中的名字,就觉得肉疼。

刘氏见她亲儿子都舍不得花钱,气得眉梢高挑,一摔帘子走人了。反正疼的又不是她。

“娘怀着身子,我陪娘去。”孙兰花脚底抹油也溜了。

孙老娘气得牙根直咬,娘的,一个一个都想造反了不成。

“儿啊,你忍忍啊,都是些皮外伤,挨几天就好了。”

孙老二一听这话,嚎得更响了。

孙老娘听了一会,实在听不下去,找男人商量是不是把张郎中请来瞧瞧。

孙老爹就这么一根独苗,也怕打出个好歹来,披了件棉被便亲自往张郎中那头请人。

结果,门都快敲烂了,张郎中隔墙冷冷的喊了一句:“老子只给人看病,不给畜生看病。”

孙老爹气得一口气差点没背过去,灰溜溜的走了。

……

“狗日的,还有脸请我去看病。”

张郎中听脚步声走远,朝地上狠狠的啐了口,一转身,见面前杵着个黑影,吓得心漏一拍。

“你能不能不要装神弄鬼,真要被你吓出病来。”

少年没理他,拿起手中的铁剑便舞了起来。

剑光如影,尘土飞扬。

张郎中吃了几口灰尘,眼睛杀气腾腾的朝少年剜过去,心想:早晚被这货连累出肺病来。

一通剑练完,少年慢吞吞的归剑入鞘,长袍一撩,盘坐在地上。

张郎中贱兮兮的凑过去蹲下。

“冯江宁,你要不要听个八卦?刚刚孙家老二色心大发,竟然想非礼长嫂……”

被唤作冯江宁的少年连个眼皮都没抬,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

张郎中见他这副德性,胸口蹿起一腔火烧火燎的怒气,八卦之心顿消,打算回床上挺尸。

“虚怀!”

冯江宁突然唤住了他,“那小丫头什么来路?”

张郎中一时间竟然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时,胡子抢先一步得意的翘起来。

“你终于忍不住问我了。来路很大。你知道她那个疯娘是谁?”

“是谁?”

“扬州城谢府二奶奶。”

冯江宁一脸茫然。

“哎啊,你不知道那个谢府也正常,没什么名气,也就是个不入流的官宦人家。这二奶奶姓高,从京城嫁过来,高这个姓你总应该熟悉吧?”

冯江宁剑眉一蹙,方才还空洞的眼神,一下子聚起一点光,“可是那个被……”

“嘘!”

张郎中一把捂住冯江宁的嘴,“小点声,当心隔墙有耳。”

冯江宁挥开他的手,面沉似水。

张郎中这才想起这货的两个贴身侍卫青山、乱山就隐在附近,别说是人,就是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嘿嘿干笑了两声,他挠了下头,“别见怪,我这是被吓习惯了,正是那个被满门抄斩的高家。”

冯江宁目光阴郁,没有再说话。

张郎中轻轻叹息了一声,“稍有不逮,则其当罚,这高家也是作了大孽啊!”

冯江宁嘲讽一笑,“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就是满门抄斩做了鬼,高家的鬼还得叩谢皇帝恩泽。”

大不敬啊大不敬!

张郎中额角的青筋跳了两下,吓得脸色都白了,脚底抹油,窜得比那兔子还要快:“睡觉,睡觉。”

冯江宁依旧盘腿而坐,夜色里的轮廓,沉默而有力度。

……

屋子不过是离了人几天,孙老大做事又是个雷厉风行,大半个时辰,家里焕然一新。

一家人就着微弱的烛火,围在一起喝了碗热腾腾的粥,吃了几个香喷喷的野菜饼,简单的洗漱后,便挤在了左厢房的大床上。

床铺有淡淡的潮气味道,可是却有种异常安心的感觉。

颜若晴挨着高氏的身体,看着黑乎乎的帐顶,无声扬起一抹笑。

孙家算是彻底摆脱了,下面就是将户籍迁出来,另立户头。

后山那几亩荒地开垦出来后,除了让爹种庄稼外,最好还要种点草药,草药来钱快,也能卖得上价格。

娘有刺绣的本事,可以想办法做些精致的帕子,香囊,荷包拿到镇上去卖钱。

自己跟着张郎中好好儿学,争取早日出师。

张郎中用针的技艺很一般,跟那个吊死鬼完全不能比。等把病例都摸透了,自己就能另起炉灶。

一家人齐心协力,一个月赚三五两银子,日子就飞上天了。

颜若晴想着想着,眼睛就耷拉了下来,睡着的时候,连嘴角都是笑着的……

翌日。

颜若晴是被院里的劈柴声吵醒的,一看床上,爹和娘都不见了。

忙穿衣洗漱出去,只见地上已经堆了半人高的柴火。

孙老大擦了把汗,“醒了,早饭你娘烧好了,赶紧去吃吧。”

“娘呢?”

“在灶间缝衣服呢,陈货郎扔下的几件旧衣裳补补还能穿。”

“爹,我去张郎中家吃早饭,顺便换银子,爹今儿帮我打张床,把西屋收拾收拾。”

孙老大憨憨的笑了笑,黝黑的脸上飘过两朵红云。

颜若晴走出院门,不放心回头交待了一句:“爹去哪儿,都把娘带着,别让娘落单。”

“放心吧,丢不了。”


顾晚谣进来,顾氏含笑迎了上去,“一大早的,怎么过来了?”


“来给大伯母请安,顺便在大伯母处蹭个早饭吃,大伯母不会嫌弃阿渊饭量大吧。”

顾氏笑道:“这会嫌弃也来不及了。来人,摆饭。”

丫鬟立刻忙碌开来,片刻光景,早饭就摆在东窗阁下,薜姨娘在一旁伺候着。

顾晚谣用过一碗粥,笑眯眯的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名单。

“这几个人我要了,大伯母瞧一瞧,瞧着也没什么问题,今儿就让她们到我院里来当差吧。”

顾氏一口粥梗在喉咙口,上不上,下不下,半天才咽下去。

谢府这么多小姐,少爷,可从来没有说自己挑人的理。

她用帕子拭了拭嘴角,目光一闪,“薜姨娘,你识几个字,读给我听听。”

薜姨娘拿起纸便读,当读到头一个“罗妈妈”时,目光朝三小姐扫了一眼。

顾氏听完,心里的震惊如同掀起巨浪。

这几个下人,在谢府都属于老实本分,没什么前程可言的,三丫头刚刚回来两天,怎么就对府里的人了如指掌。

若只有这一层,倒也罢了,那个罗妈妈可是当初背了主的,这会再收用回去……

顾氏的目光幽幽向身侧的薜姨娘看过去。

薜姨娘脸色僵了僵,半垂着眼睛不说话。

“大伯母,侄女还有一事相求。”顾晚谣笑道。

“你说。”

“怕有人在吃食里做手脚害我和娘,想求大伯母给青草堂支个小厨房。”

顾氏刚接过丫鬟递来的漱口茶水,闻言“噗嗤”一下喷了出来,脸瞬间涨得通红,“你说什么?”

顾晚谣慢悠悠道:“求大伯母在青草堂支个小厨房。”

“不是这一句,前面那一句。”

“怕有人在吃食里做手脚害我和娘。”

轰!

顾氏的脑袋一片空白。

这话……

这话……

她怎么敢说出口的!

……

“放屁,堂堂千金小姐,这种话也说得出口。”

谢太太奋力一拍桌子,气得浑身都在发抖。

小畜生脑袋被门夹过了,堂堂正正,诗礼传家的谢府,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不要脸的事。

谢玉湄冷笑:“先不说府里没有开小厨房这个先例,只说三姐姐你说的那些个话,可不是把我们都当作那起子坏人了?”

你本来就是。

顾晚谣不紧不慢道:“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当初我们在庄子上,好好的怎么就着了火?四妹你猜这火是天灾,还是人为?”

“我哪知道?”谢玉湄捂着怦怦直跳的心。

“四妹不知道,邵姨娘总该知道吧?”顾晚谣突然话锋一转。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