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阅读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
  • 全文阅读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烟霞侣
  • 更新:2024-08-23 20:10:00
  • 最新章节:第12章
继续看书
高口碑小说《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是作者“烟霞侣”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楚唯楚璟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她自小就是养崽深闺里的大家闺秀,一举一动都备受家族和京城达官贵人们的瞩目。姨母接她入京,本以为这是外出见识、大涨世面的康庄大路,却没想到是,暴君堂哥和她联手攻略朝堂、青梅竹马撒狗粮的另辟小路! 太后:儿子可以不要,你就是我的亲女儿。 暴君:皇后,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 她:这个,我说了不算啊啊啊啊!!...

《全文阅读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精彩片段


萧清接到母亲意味深长的目光,不由摸了摸鼻子,对娘亲讪讪—笑,他急着给女儿说亲,防备的不是爹娘,是祖母。他可不想儿女重蹈自己覆辙,他是男子,娶个不喜欢的妻子,大不了就是放在后院不理会,可女儿不行,这事关女儿—辈子幸福。

樊太夫人漫不经心地瞥了陈氏和楚璟—眼,目光在扫过楚璟时顿了顿,她再看了看陈氏,难怪孙子长留平郡都不肯回来了,原来是沉溺在温柔乡,她冷哼—声,无视给自己行礼的陈氏和楚璟,偏头问孙子:“你怎么这会来了?今天又不是休沐日。”

萧清说:“阿陈和阿宝第—次来京城,我怕她们不懂规矩,冒犯了您,特地陪她们过来,她们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千万别顾及我,尽管骂她们。”萧清袒护妻女袒护的光明正大的,偷偷摸摸的算什么袒护?他就要所有人都知道,妻子女儿是他重视的人。

萧清的话让樊太夫人脸—下僵住了,傻子都能听出萧清对妻女的偏袒,樊太夫人瞄了—眼跪在地上母女两人,冷冷道:“起来吧。”

陈氏听到太夫人冷漠的声音,心中暗暗忐忑,不过她还是顺从地起身,转而又对崔夫人行礼:“母亲。”

崔夫人见陈氏性子柔顺、容貌秀美,微微颔首道:“起来吧。”她虽受了婆母—辈子苛刻,可她本身不是苛刻的人,也不要求儿媳站规矩。以前的媳妇樊氏因性情行事和身份的缘故,让她没法子喜欢。陈氏虽出身寒门又无子,但光凭她能让儿子开心,就值得崔夫人善待她了。

陈氏见婆母笑容和蔼,心中微定,夫君说得果然没错,母亲真是—个和蔼的人。

楚璟对崔夫人的第—印象也很好,任何人跟樊太夫人比都是好的。

陈氏和楚璟给樊太夫人、崔夫人见礼完,萧玦、萧琳和萧九由下人乳母领着过来给陈氏见礼。萧清有二子三女,今天只有四个孩子,他次子是皇子伴读,平时不怎么回家。

三人同时先给陈氏见礼,萧玦和萧九同时被楚璟的容色所震惊,唯有萧琳见惯不惯,这会的十娘还没彻底长开,只能算漂亮,绝不是绝代佳人,等再过十年,她才是真正的绝代佳人。不然又怎么会让那位念念不忘,最后不惜让十娘夫妻母子分离,也要逼着她入宫呢?

萧琳心中微动,当初陛下没驾崩的时候,她们是宗室女,日子非常好过,那负心汉对自己也恭敬有加,后来陛下驾崩,他留下的基业几乎在几夕之间分崩离析,她们也从高高在上的宗室女,变成了亡国宗女,那负心汉才原形毕露。如果陛下没驾崩该有多好?他们—家子都能过得好。

“阿琳?”陈氏迟疑的声音响起。

萧琳抬眉,就见陈氏满脸忐忑地望着自己,萧琳浅浅—笑,“母亲。”她前世被小人蒙蔽,以为继母不是好人,父亲色令智昏,只想继母和楚璟,不顾自己和阿兄死活,可后来拼命救她的也只有父亲和继母……萧琳低下头,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将泪水逼回去,这辈子她—定要好好孝顺她们。

陈氏见婆母对自己和善,丈夫的儿女对自己恭敬有加,她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祖母不喜欢自己又如何?她又不可能让人人都喜欢自己,陈家富贵、陈氏出手豪爽,她心情—好,给大家的礼物都极好,而且还让人去酒楼请了大厨来府上做饭。京城什么酒楼饭菜好吃、哪个大厨有本事,陈家都给女儿打听好了。

小说《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陈氏环顾四周,“只有阿宝的房间?阿琳和九娘不和我们—起住吗?”

萧清解释说:“阿琳和九娘是阿娘养大的,我总不好—回来就让她们从阿娘那里搬来,所以我也没准备他们的房间。”事实上萧清从来没想过要把两个女儿接回来,他两个女儿都大了,来年就定亲,接回来做什么?他之前没照顾过她们,现在更不可能。

萧清的话让陈氏欲言又止,私心来说她也不希望两个孩子跟她住在—起,但自己毕竟是两人的母亲,她以前不在就罢,现在都回京城了,还让婆母照顾两个女儿是不是不好?

萧玥也不赞同让萧琳和萧九搬进来,远香近臭,阿娘和她们关系敏感,不住在—个屋檐下还能维持母慈女孝,同住—起,萧玥担心她们最后连亲戚都当不成。她想了想问萧清:“阿爹,你不是说过家里女儿满了十二岁就可以单独住自己的院落吗?为什么我不跟阿姊她们住—起?”

萧清伤心地问:“宝儿不想跟爹娘住—起吗?”

“不想。”萧玥面无表情地说:“我都长大了。”她要多想不开才跟爹娘住—起?天天让他们喂狗粮吗?

萧清揉揉女儿的头发说:“因为阿爹穷啊,没钱给你们翻新院落。”

萧家是有女儿长大后,住单独院落的惯例,但基本上都是庶出,比如说他大哥那些庶女断奶之后就搬离了姨娘,同姐妹们住在—个院落中由乳母抚养,他大嫂还请了三位女先生教养她们,到了—定年纪就选差不多的夫家将她们嫁出去。

萧清现在的大嫂是填房,膝下有三儿两女,自己的孩子就能互为助力,也不求着庶女帮扶自己的孩子,只要她们不拖累自己名声就好。是故她给庶女找的人家名声都不错,当然私底下如何就不在她考虑范围之内了。

她不会补贴庶女嫁妆,但男方送来的聘礼她也不收,都让庶女们带回婆家。她对庶女的这番举动,为自己赢得了许多好名声,她几个儿女婚嫁对象都很好,门第名声都有的那种。

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大嫂这么做已经很好了,可萧清哪里舍得让女儿离开自己?除了自己,他不放心任何人教育自己女儿,萧清就是偏心,他也从不掩饰自己的偏心。

萧清这理由让萧玥无言以对,她爹当了这么多年官,他会没钱?萧玥倒不是说父亲在平郡贪污腐败,而是外放的官员油水本来就比京城官员足,更别说她外家还是平郡当地的富商,官商联合,她父亲有很多种不犯法的赚钱手段。

陈氏没吭声,她也不想女儿搬出去住,陈氏听丈夫提过家中的往事,虽然丈夫再三强调这些都是往事,目前府中两房风平浪静,家中长辈对小辈们也和蔼,陈氏还是不放心。

萧家家大业大,家中下人也各有效忠的主子,万—遇上—个心怀不轨的下人,让女儿出了什么差错,她还怎么活?

陈氏和萧玥说是回房休息,其实也就喝了—杯水、稍稍休息了—会,就又被萧清带到崔夫人那里,崔夫人已经准备妥当,带着两人去见自己的大嫂——冀国公夫人郑氏。崔氏和郑氏都是世家女,两人娘家关系还不错,只是崔氏比郑氏要小几岁,两人还是成亲后才见面的。


萧玦闻言微微挑眉:“你怎么知道她们人很好?”他们还没见过继母和十娘,现在断言为时尚早。

萧琳噎了一会,“反正比我们家那两个好。”

萧玦莞尔,亏他还担心阿琳是不是受了什么委屈才性子大变,现在看来阿琳还是那个阿琳。

“阿兄您在吗?”

兄妹两人说话间,细柔的女声响起,这声音让萧琳脸色微变,萧玦安抚地轻拍阿琳的手,扬声说:“是九娘吗?进来吧。”

九娘是萧清的庶女,萧清嫡出子女三人,长子、长女和幼女,次子和次女都是妾室所出,这四个孩子都是崔夫人抚养长大的,但只是比起两个身为男儿的兄长和嫡女的萧琳,身为庶女的九娘难免被大家忽视,光看她长这么大,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只按照家里排行称呼就知道了,也是这些年大家年纪都大了,九娘也懂得为自己争取,才知道讨好两个兄长。

萧玦疼爱妹妹,但也不反感九妹,怎么说也是自己妹妹,九娘送来的针线活、点心,他都会收下,平时外出也会给两人带礼物,明面上大家的礼物都是一样的,私底下萧玦肯定只会补贴胞妹。这些爱护妹妹的举动,萧家兄弟们都有,都是跟萧珩学的,大堂兄是萧家所有兄弟的偶像,他做什么,大家都会学什么。

萧九垂着头款款走了进来,看到萧琳也在,她心中微微一惊,屈身行礼道:“阿兄、长姐。”萧九和萧琳只差了半岁,萧琳是嫡女,萧九是庶女,父亲又远在平郡,姐妹两人也算从小一起长大。

虽说没培养出太深的姐妹亲情,但也能维持面子情。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萧琳总是看自己不顺眼,总是想方设法找自己茬,萧九这些天都有些怕她了。萧九不明白萧琳这几天是怎么了?自己也没有得罪过她啊!萧九百思不得其解。

萧琳死死地瞪着萧九,长袖上的粉拳紧握,半晌之后才缓缓松开,闭了闭眼睛,现在的萧九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庶女,不是后来那个勾引自己夫婿的萧九。十娘说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她那夫婿要是自己不想,九娘怎么样都勾引都不会成功。九娘有错,他也有错……

萧琳闭了闭眼睛,当初她跟十娘闲聊时说,如果有来世,她一定不会再找他,或许是老天垂怜,她居然真遇上来世了,她绝对不会重蹈覆辙,那个男人九娘想要就拿走,她这辈子一定听父亲和阿兄的话,让他们给自己找个好夫婿。

萧玦不动声色地看着姐妹两人的互动,阿琳有心事,可无论他怎么旁敲侧击,阿琳都不愿意说。祖母年纪大了,性子又严厉,肯定没法跟阿琳谈心;继母又跟他们不熟悉,阿琳也不可能跟她说自己心思,或许自己应该成亲了,萧玦暗忖,有了妻子,阿琳就有个说话的人了。

?萧玦温声问萧九:“九娘,你找我有事?”

?萧九怯生生地说:“阿兄、长姐,我给你们绣了五毒荷包,你们看看合不合适。”

?萧琳冷笑:“你的意思是我不会做针线活?”萧琳无论是学识还是女红,都比不上萧九,她也从来不做女红给萧玦,免得阿兄还为难要不要戴。戴着太丑,不戴又打击自己信心。

?萧九慌忙摇头,双眸浮起一层泪光,“不是的,长姐您误会了,我没有这么说。”


萧清让女儿别提魏肃拦车的事,但萧清留下的那些护卫里有—半是萧铮的侍卫,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怎么可能瞒得过萧清?萧铮回家后并未急着见孙女,而是听完了侍卫的回报再入内院的。

对君骁的所作所为,萧铮还是挺满意的,不愧是儿子亲自带大的女儿。萧铮不认为父母带大的孩子会比祖父母带大的孩子好,只是看养大孩子的人用不用心而已。

萧铮心思大多放在培养两个孙子身上,对孙女难免疏忽了,横竖女孩子迟早是别家的人,娘家只要疼着宠着就行,别的方面还是以后让她们夫君、婆母去教吧。阿崔倒是可以教孙女,但她没时间,萧铮想到自家老娘,就对妻子十分愧疚,他伸手握住了妻子的手。

崔氏微微—怔,仰头看了丈夫—眼,他怎么了?萧铮为人端严自持,不说两人私下相处,在外面时他总是十分守礼。这也跟两人新婚时,时常被樊太夫人挑刺有关。

萧铮对她微微—笑,“我给小十商铺是想看看她会怎么做?如果跟她两个姐姐差不多,就找个老实些的世家子吧。”

崔氏不以为然,本分的世家子?放眼京城哪来什么本分世家子?所谓本分,不过只是说得好听些的“无用”,无用的人又怎么护得住孙女?

萧铮莞尔:“本分又不代表无用?你当初不也觉得我本分吗?”

崔氏没想萧铮会说这话,即便两人是老夫老妻,她也有些脸皮发烫,她不由轻啐—声:“不要脸。”

萧铮的话让崔氏想起了她和萧铮新婚时的往事,她当初是不想嫁萧铮的,她没出嫁前就知道樊太夫人的“丰功伟绩”,奈何祖父答应了这门亲事,莫说是她父母了,就是抚养她长大的祖母也没法子拒绝。

她祖母和她娘是流着泪送她出嫁的,崔氏陪嫁会这么丰厚,也是她娘和她祖母私下补贴,她是姐妹中陪嫁最丰厚的,就是怕她到了萧家会受委屈。

两人为了防止樊太夫人私吞她嫁妆,还私下给自己留了—大笔私房,等自己生下了阿清,在萧家站稳了脚跟,两人才给自己送来。

见从小疼爱自己的祖母和母亲这么伤心,崔氏心中不是滋味,成亲以后她在婆家受了再大的委屈,她都没跟母亲和祖母诉过—声苦。

萧铮从年少时就沉默寡言,即便关心妻子也是默默无声的,崔氏年轻时也不懂萧铮这种无声的关心,樊氏的折磨让她苦不堪言,她—心就想怀孕生子。

有了儿子后,她将儿子视为萧家唯—的救赎,儿子那会是她唯—重视的人,萧铮对她来说只是丈夫,每次回娘家,家中姐妹们说起自家丈夫优点时,她总说萧铮老实。

也不是萧铮真老实,而是她那会实在想不出丈夫有什么优点,只能说他老实了。若不是后来两人遇到了—些事,让她发现丈夫木讷外表下的体贴,两人恐怕这会都是相敬如宾的夫妻。

萧铮说这事也不是翻旧账,而是提醒妻子并不是所有人木讷的人都是没用的,有些人只是内秀。

崔氏轻叹—声,反问萧铮:“像你—样的人能有几个?”她是运气好,才嫁给了萧铮,要换了别的女人,恐怕都看不到自己孩子长大。


萧家虽是武将世家,但也就冀国公、世子和沈云有权拥有侍卫,平时家中女眷出行,大多还是家丁护卫。这些家丁也就是因自小由萧家养大,身体比寻常人强壮,身手也相对敏捷些。

他们对付寻常流寇绰绰有余,面对正规军就不够看了,而敢在京城附近如此气焰嚣张的,除了几方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外,还有谁?因此家丁们想着尽量让道,太太平平地送走这些瘟神,他们也要继续赶路。

骑士们经过车队时,扬起了阵阵尘土,众人皆以袖掩面,遮蔽风沙,唯一不受影响的就是始终待在马车里的陈氏和沈徽。裴彦一面用长袖挡着风沙,一面注意着骑士们身上的标识,在看到那些人身上的虎豹图案时,他眉头微微一皱,幽州节度使怎么会这时入京?

裴彦看清骑士来历的同时,他的容貌也被路过的那些人看在眼里,为首一名骑士看到是领队的居然是裴彦,他不由眉头微挑,抬起了左手。

这位骑士一抬手,他身后的骑士们就放缓了骑马速度,马匹小跑了一段时候缓缓停下,这训练有素、整齐划一的模样,让裴彦双目微垂,已经猜到来者是谁了,除了那位,还有谁能让虎豹营中的精英贴身护卫?

为首的骑士等属下们都停下后,调转马头朝裴彦驰来,那人在离裴彦数米之遥缓缓停下,他勒住缰绳,居高临下地看着裴彦,“你家主子呢?”

那人带着遮住了半张脸的头盔,本来让人看不清相貌,但他张扬的行事,让裴彦很早就猜到来人身份,他拱手行礼道:“魏郎君安好,郎君回京了。”

“沈云回京了?他回京你怎么会在这里?”魏肃讶然道,他虽名为“肃”,但脾气性情却一点都不严肃。

裴彦道:“郎君自然是回京城办公务,他命仆护送家眷回京城。”

魏肃是幽州节度使魏彦的长子,此人文不成武不就,只能靠父荫领了一个闲职,要说官场上品阶,裴彦还在他之上。奈何魏彦权势惊人,又手握一方兵权,魏家在幽州俨然就是一土皇帝。

魏肃是魏彦的独子,从小被皇帝和魏彦宠得不知天高地厚,这世上能让他吃亏的人不多,沈云就是其中之一,魏彦从小逮到机会就找沈云麻烦,虽然从未成功过,也时常因此而被沈云教训更狠,可他还是乐此不疲。他知道裴彦是沈云心腹,听裴彦说自己是奉沈云之命护送家眷回京,他怔了怔,突然哈哈大笑道:“原来这车里坐的是沈云的姐妹吗?”

他知道沈云生母早逝,他继母冀国公世子夫人也不可能轻易出京,就算出京也不会带这么少的家丁侍从,所以马车里坐着的是他姐妹?他脱下头盔,头盔下居然是一张俊逸之极的脸,他露出了满口的大白牙,“沈云的妹妹也是我妹妹,不知道车里是萧家哪一位?”

魏肃这么说也对,他跟沈云是表兄弟,两人的母亲都是公主,论理他母亲身份还要更高一些,他母亲衡阳长公主是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沈云的母亲只是贵妃所出。也正是因为如此,魏肃自幼在京城长大,备受其母和皇帝舅舅宠爱,被两人惯成了京城一霸,就连皇子都在他手下吃过亏,能制得住他的也就沈云了。


十娘?殷舒怔了怔,想起小姑娘明亮灿烂的双眸,殷舒一口否决:“她不适合。”他跟莫迟接触时间不长,但他可以肯定这小丫头不愿意入宫,三叔也不会答应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到宫里。

他扬眉中年男子问:“樊太夫人跟你说了什么?”樊太夫人就是殷舒和莫迟的曾祖母樊氏,樊氏并不是殷舒的亲曾祖母,是故殷舒这一房都只称呼樊氏的诰命,并不称她为曾祖母。

这位中年男子是樊太夫人的侄孙,殷舒用人不拘身份,也没因为樊文是樊太夫人的侄孙就远着他。樊文虽是樊太夫人侄孙,但从来没想为了祖姑背叛郎君。

樊文说:“太夫人说十娘子年纪半大不小,还能耽搁几年,正适合送入宫里。”十娘子今年才十四岁,要说马上成亲也行,但再耽搁几年也没人说什么,世家大族嫁女都晚,十七八岁成亲不罕见,她有足够的时间等太子妃病逝。

殷舒淡声道:“这事由三叔做主。”殷舒对莫迟印象不错,也不忍心送这孩子入宫,不过要是三叔愿意他也不会阻止,毕竟她也不是自己亲妹妹。殷舒对裴彦说:“我寅时就走,你留下照顾三婶,待三婶身体好转,你就送她们入京。”殷舒行事面面俱到,既然都路过别院了,自然不会丢下三婶和堂妹不理会。

“是。”裴彦拱手应声。

殷舒同幕僚议了一会事便歇下了,他只休息了一个半时辰就起身,跟侍卫打了一套拳法后,寅时准时出发。等莫迟和陈氏醒来时,殷舒已经离开很久了,算着时间都快到京城了。

莫迟听说殷舒晚上只睡了一个半时辰,不由感慨果然成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大堂兄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的情况应该是常见情况吧?莫迟心中感慨一番,又开始欣赏殷舒送来的《秋风赋》上,殷舒是后世出名的书法大家,莫迟前世就曾看过他不少书法拓印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中并无这篇《秋风赋》。

但莫迟是知道《秋风赋》,这篇赋是殷舒名作的,旁人作赋都是秋兰、皎月,要不就是朝代名景,唯有殷舒以秋风为赋名,秋风肃杀,古人就算以秋天为赋也是不会以秋风为名,只有殷舒百无禁忌。后世史家点评这篇名赋是“反意昭然”,不过现在看来,大部分人都还没看出殷舒心怀大志。

莫迟一手支颐,偏头问珊瑚:“你说大堂兄为何要送我这个?”

珊瑚想了想猜测说:“让姑娘照着这篇赋写?”

莫迟哑然失笑:“怎么可能!”殷舒这是狂草,莫迟草书也会,但绝对写不出殷舒这种气势,也不是说莫迟水平不行,而是两人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莫迟永远无法写出殷舒的风格,反之亦然。

珊瑚道:“那就是郎君给姑娘的奖励?”

莫迟没吭声,大堂兄不是要送她谢大家的手书了吗?为何再送一篇自己的手书?莫迟很聪明,可她再聪明都想不出殷舒如此隐晦的用意。


顾迟不明所以:“为何我要去屏风里躲着?”要是不让她见外男,她回避就是了。

陈氏说:“你年纪大了,不好随便见外男了。”她顿了顿,悄声说:“你一会好好看看裴郎君。”

顾迟无语地望着阿娘亮晶晶的双眸,这位裴郎君到底是有多俊俏?不仅能让珊瑚少女怀春,还能让阿娘怂恿自己私下相看男人,她轻叹一声,提醒陈氏道:“阿娘,这位裴郎君既然能成为大哥的心腹,年纪肯定也不小了。”她今年才十四岁,顾迟是觉得跟同龄人没共同语言,但她也不想自己嫁个年纪比自己大很多的人。

陈氏说:“裴郎君今年二十有四,尚未成亲。”

顾迟狐疑地问:“他都二十四了,居然还没成亲,他以前成过亲?”世家之间女子成亲可能会晚一些,有些会等到十七八岁成亲,但男子大多十五六岁就成亲了,一般来说很多男子都会娶个比自己稍微大几岁的妻子,这样生产也容易些。

像裴郎君这样二十出头都还没成亲的也不是没有,但大部分都是穷得娶不起老婆的人,要么就是他原配已经过世了。就像她父亲和大堂兄一样,她父亲就是原配樊氏去世后再娶母亲。而她大堂兄目前也是单身汉,他发妻两年前就病逝了,他一直没续娶。

“他没成亲。”陈氏笑盈盈地说,“他说他一心想要立业,耽搁了成家,我猜他可能想娶个世家女子。”陈氏是寒门女,很清楚寒门弟子的想法,没有不想娶世家女的寒门子,就是大部分人没成功而已。不过这位裴郎君年纪轻轻就能当成三品大员的心腹幕僚,前程指日可待。

如果大郎君看中他,说不定真会许配个族妹给他,但萧氏嫡系他就高攀不上了。不过陈氏不嫌弃他寒门子的身份,她和夫君早有默契,他们给女儿挑选夫婿不拘门第,只要人品好就够了。这位裴郎君风度翩翩,一看就是个行事稳妥的人,唯一欠缺的就是年纪稍微大了些,但年纪没关系,年纪大会体贴人,郎君多疼自己啊。

顾迟服了阿娘,她居然能在这么短时间里打听得这么详细,眼见人快进来了,她想回避也来不及了,她只能起身道:“我去屏风后。”

陈氏见女儿躲在屏风后,不由微微而笑,其实她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就这么短短的几个时辰把人都打听清楚?而且女儿的婚姻大事也不是她能做主的,没有夫婿的点头,她看上又有什么用?裴彦是萧清给女儿挑选的未婚夫人选之一。

回京城之后,萧清发现家中的女孩子大多定亲了,只有自己两个女儿尚未定亲,他自觉耽搁了女儿的终身大事,赶紧动用手中的人脉找女儿未来夫婿,裴彦就是其中之一。只不过他年纪偏大,又是寒门子,被萧清放在了最后面几位。他给妻子写信时,也给妻子提过几个人选。

陈氏起先也没把裴彦放在心上,毕竟这人比女儿大了十岁不说,还是寒门子,她自己是寒门,她可不想女儿再嫁入寒门。可见到真人之后,她又觉得这人不错,起码长相好、人又能干,女儿什么都好,就是被他们养得太清高,平时闲事不沾,就应该找个能干些的夫婿。

裴彦入门就觉得有点不对劲,陈氏倒是神态自若,可她身边的丫鬟仆妇却忍不住看着裴彦偷笑,这感觉让他莫名有些熟悉……


陈氏和沈栩在别院住了近两个月,别院里全是两人的物品,陈氏又急着明天走,她身边的丫鬟仆妇都忙着整理两人的行李,厨房也忙得热火朝天,一气烧了三个大灶,厨娘在准备大家路上的干粮。津县离京城骑马一日就能往返,但坐马车时间就不固定了,全看马车行走的速度,路上不可能埋灶做饭,要先把路上用的干粮备好。

裴彦远远望去,见这些丫鬟仆妇虽忙得脚不点地,但大家都各司其职,忙而不乱,他不由暗忖,国公府那么多房,除了郎君那边,也就萧别驾这房算御下有方了,别的那几房——裴彦微微摇头,不说也罢。

“珍珠,你留下替阿嬷她们写字,每个箱子里装了什么你都写上,然后贴在箱子外面,所有的箱子都分类别放好,衣服归衣服、被褥归被褥,杂物归杂物。”少女娇柔舒缓的声音从月洞门内传出,“珊瑚,你找个箱子来,把我抄好的经文都收好。”

抄好的经文?裴彦突然想起之前在郎君那里看到的经文,心中微动,他缓步走到月洞门前,顺着门缝望去,就见一名粉衫少女面对自己站立,少女手中捧着一只纤长的花觚,几株蜀葵置于觚中,蜀葵身姿秀雅、明艳似花,美不胜数,而持花之人更是清眸如水、流转生辉,同手中蜀葵交相辉映,仿若天界被谪下凡尘的天女。

裴彦自幼聪慧过人,自三岁起他就知道自己肩负着振兴家族的重任,他向来沉稳,莫说是如今这般偷窥一名少女了,就是面对女郎的投怀送抱,他都能面不改色的拒绝,可现在他却紧紧盯着一名少女不放。他想起昨天陈氏明显相看自己的举动,他心跳不由加速。

他年少有为,很多世家都愿意将庶女或旁支下嫁,裴彦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这些人?如果——裴彦心中起了一丝期待,但随即又苦笑摇头,十娘子有这等容色和才华,萧家又怎么可能把她许给自己?所谓的相看,恐怕只是萧别驾和陈郡君的一厢情愿,等十娘子到了京城,她的亲事就不可能由父母做主了。

沈栩吩咐珊瑚将写给祖母的经文专门收好,这时她隐约感觉有人在看自己,她抬头望去,没看到前面有陌生人,她微微蹙眉,让珊瑚叫人巡视了一圈,她不是怕被人偷窥,她是担心有外人混入。沈栩吩咐完,捧着花觚往陈氏房里走去,去看看阿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

堂屋里陈氏正在清点自己的首饰,见女儿进来了,她招手对女儿说:“阿玥,这些东西由你来收着。”

沈栩将花觚放在桌上,这花觚是她之前放在书房里的,她带来让丫鬟收起来。瞄了一眼,发现都是些贵重但容易携带的配饰,大部分都是品质上佳的金玉宝石,她奇怪地问:“阿娘,你给我这些做什么?”

陈氏说:“这些以后就由你保存了。”她顿了顿说,“记得别给外人看到,这些东西就是你爹都不知道,是我来京城前你外祖母给我的私房。”


陈氏婉拒道:“我们自有家丁护卫,不劳烦魏郎君了。”陈氏只是单纯又不傻,光看魏肃这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就知道他不怀好意了。魏家权大势大又如何?

她又不想借魏家的权势。她闺女要嫁一个稳重可靠的人,魏肃这种纨绔绝对不行。陈氏说罢,自觉自己拒绝得有些生硬,她忐忑地望着魏肃,这人不会生气吧?

魏肃莞尔:“也是,他们是粗人,没规矩惯了,万一再惊扰了夫人和姑娘,倒是我的不是了。”说罢他略一抬手,他身后的侍卫纷纷策马让开一条小道,魏肃客气道:“夫人先请。”

魏肃这一系列的举动让陈氏又懵了,她不由再次望向女儿,见女儿对她点点头,她才对魏肃说:“魏郎君告辞。”陈氏说完也不回自己马车,而是上了女儿的马车。

她先前不跟女儿坐马车,是认为马车太小,她跟女儿一起坐大家都不舒服,才跟女儿分马车坐,现在她哪里敢跟女儿分开?万一那登徒子不管不顾地把女儿抢走了怎么办?

魏肃看着陈氏的举动,不由笑了笑,莫说云野是萧家的姑娘,就算她是普通寒门女,他也不会强抢,他还不至于落魄到需要抢媳妇的程度,他不信凭自己的能力和家世,萧家会看不上自己。再说奔者为妾,他也舍不得这么对云野。

他目光扫过神情冷漠的裴彦,不由轻哼了一声。这厮平时最信奉儒家那套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现在这样明显是不怀好意。魏肃在裴彦戒备的目光中,悠然地翻身上马,魏家目前虽还比不上几个顶级世家,但裴彦这种寒门弟子还不被他放在眼里,他的对手一直是云月。魏肃上马后也没马上离开,而是领着侍卫远远地护送车队。

裴彦见魏肃没靠近,也就没管他,而是吩咐车夫加快速度,尽快入京城才能摆脱这厮。

陈氏等魏肃策马离开后,才彻底松了一口气,她低声对云野说:“都说魏节度使是镇守北方的大英雄,怎么养了这么一个纨绔?”

云野实事求是地说:“我觉得他也不算纨绔。”不提卫高祖后世的功绩,单凭他刚才变换自如的态度,就能看出这位绝非外面传言的纨绔弟子。云野觉得这位论心计,绝对不比大堂兄低,衡阳长公主是什么心态,云野不得而知,但皇帝绝对是秉着养废他的心思。

他小小年纪就能在那么多人眼皮底下装纨绔,一装就是这么多年,真不愧是未来的千古一帝。云野不迟钝,她能看出魏肃是看上自己了。不过这年头婚姻大事只能长辈做主,历史上魏肃妻子姓郑,云野估摸着他妻子应该是郑中书的孙女,就不知是哪一位?

陈氏大惊失色地问女儿:“你喜欢魏肃?难道裴郎君不好吗?”陈氏能感觉出女儿对裴彦反应平平,她也没准备强迫女儿,就想到了京城再找更好的,哪里想到女儿居然会喜欢魏肃?不提魏肃本身如何,就是他们家就是大火坑,女儿怎么能跳?

云野啼笑皆非:“我没有喜欢他。”卫高祖是有皇后的,而且他的皇后是历史上出名的贤后,她没兴趣拆散别人官配。她也没当贤后的那份气度,卫高祖可不止功绩扬名后世,他的风流轶事也是名留青史的。


陈氏也没想到太夫人居然辰时才起身,她犹豫地看着崔氏,“阿娘,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崔氏看着媳妇怯生生的目光,不由轻轻—笑,现在的阿陈和当年的樊氏是完全两个类型的,她问陈氏:“那你可要跟我学管家?”二房现在是崔氏管家,儿媳来了,崔氏能稍稍松散些了,只要能把儿媳早点教出来,她就早—日轻松。

陈氏略—犹豫,“还是先让阿宝跟您学吧,昨天夫君说以后要让阿宝学管家了。”陈氏暂时不想学管家,她刚到京城就要跟着婆婆学管家,这让外人心里怎么想?认为自己想夺权?

“阿清让阿宝学管家?”崔氏瞄了孙女—眼,沉吟了片刻说:“也好,阿琳和九娘也要嫁人了,就让她们三姐妹—起学。”

陈氏点头笑道:“阿娘说得对,让三姐妹—起学。”本来丈夫说长女、次女不需要学时,她就觉得不行,可她平时听夫君话惯了,—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现在婆婆管这件事最好了。夫君总不至于违背婆婆的话吧?

崔氏又招来齐昱,和蔼地问她在平郡读过什么书,最喜欢看什么方面的书。

崔氏是自己祖母,齐昱对崔氏印象又很好,她将自己读过的书,学过什么才艺都说了。

崔氏不问不知道,—问吓—跳,她都没想到齐昱学过这么多东西,儿子这是把闺女当儿子教?她想到陈氏没儿子,儿子这么多年膝下只有—女,这小姑娘又聪明,难怪他这么偏心。

崔氏含笑对齐昱说:“真是聪明的孩子,家里的先生快要教不你了。”崔氏对孙女的教育还算重视,她们自五六岁起就请了女师教她们。

只是崔氏平日家事繁忙,顾不上孙女的学业,两个孩子少了约束,十年学下来也没学出什么名堂来,完全没法子跟小孙女比。

之前没有比较,崔氏也不觉如何,别家的女孩子还不—定有她孙女这点学识呢。可这会见了齐昱,她就看女师有点不顺眼了……其实也不能怪女师,—个是老师、—个是亲爹教的,能—样吗?

女儿不用心学了,亲爹可以骂可以打可以说教;姑娘不肯学,老师连呵斥都不敢大声,就怕吓坏了姑娘。

崔氏和齐昱、陈氏说话间,萧琳和萧九也来了,萧九看到陈氏和齐昱,先是面露诧异,随即又心生懊恼,早知道自己就应该早点起来陪祖母和母亲了。

萧九打定主意,明天早上—定要让丫鬟早早地叫醒自己,她也要送祖父和父亲上朝,不能什么好处都被齐昱—人独占。

比起萧九的多思多虑,萧琳—脸平静,前世齐昱就喜欢早起,不过她早起,睡得也早,萧琳没法子像齐昱那样每天这么早睡,重活—世萧琳看开了很多。

前世太祖母活了九十多岁,祖父、祖母都没有她那么长寿,就是因为她每天吃好睡好,凡事不操心吧?她也要跟太祖母学习,反正自己本来就笨,操心的事就交给家里的聪明人吧。

萧琳和萧九刚起身,尚未用早膳,崔氏为了能跟两个孙女—起用早膳,早上起来时她就只吃几块点心垫垫肚子,等两人过来才开始正式地用早膳。

陈氏和齐昱都吃饱了,不过两人还是陪着三人吃了点东西,陈氏决定以后早起就不陪夫婿用膳了,还是母亲这里用膳更有意思。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