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畅读全文版
  • 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畅读全文版
  • 分类:现代都市
  • 作者:烟霞侣
  • 更新:2024-08-24 18:46:00
  • 最新章节:第37章
继续看书
长篇古代言情《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男女主角楚唯楚璟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烟霞侣”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她自小就是养崽深闺里的大家闺秀,一举一动都备受家族和京城达官贵人们的瞩目。姨母接她入京,本以为这是外出见识、大涨世面的康庄大路,却没想到是,暴君堂哥和她联手攻略朝堂、青梅竹马撒狗粮的另辟小路! 太后:儿子可以不要,你就是我的亲女儿。 暴君:皇后,我的一切都是你的,包括我。 她:这个,我说了不算啊啊啊啊!!...

《逃不掉!又被皇上锁腰宠了畅读全文版》精彩片段


十娘?楚唯怔了怔,想起小姑娘明亮灿烂的双眸,楚唯一口否决:“她不适合。”他跟楚璟接触时间不长,但他可以肯定这小丫头不愿意入宫,三叔也不会答应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送到宫里。

他扬眉中年男子问:“樊太夫人跟你说了什么?”樊太夫人就是楚唯和楚璟的曾祖母樊氏,樊氏并不是楚唯的亲曾祖母,是故楚唯这一房都只称呼樊氏的诰命,并不称她为曾祖母。

这位中年男子是樊太夫人的侄孙,楚唯用人不拘身份,也没因为樊文是樊太夫人的侄孙就远着他。樊文虽是樊太夫人侄孙,但从来没想为了祖姑背叛郎君。

樊文说:“太夫人说十娘子年纪半大不小,还能耽搁几年,正适合送入宫里。”十娘子今年才十四岁,要说马上成亲也行,但再耽搁几年也没人说什么,世家大族嫁女都晚,十七八岁成亲不罕见,她有足够的时间等太子妃病逝。

楚唯淡声道:“这事由三叔做主。”楚唯对楚璟印象不错,也不忍心送这孩子入宫,不过要是三叔愿意他也不会阻止,毕竟她也不是自己亲妹妹。楚唯对裴彦说:“我寅时就走,你留下照顾三婶,待三婶身体好转,你就送她们入京。”楚唯行事面面俱到,既然都路过别院了,自然不会丢下三婶和堂妹不理会。

“是。”裴彦拱手应声。

楚唯同幕僚议了一会事便歇下了,他只休息了一个半时辰就起身,跟侍卫打了一套拳法后,寅时准时出发。等楚璟和陈氏醒来时,楚唯已经离开很久了,算着时间都快到京城了。

楚璟听说楚唯晚上只睡了一个半时辰,不由感慨果然成功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大堂兄一天只睡三个小时的情况应该是常见情况吧?楚璟心中感慨一番,又开始欣赏楚唯送来的《秋风赋》上,楚唯是后世出名的书法大家,楚璟前世就曾看过他不少书法拓印件,他传世的书法作品中并无这篇《秋风赋》。

但楚璟是知道《秋风赋》,这篇赋是楚唯名作的,旁人作赋都是秋兰、皎月,要不就是朝代名景,唯有楚唯以秋风为赋名,秋风肃杀,古人就算以秋天为赋也是不会以秋风为名,只有楚唯百无禁忌。后世史家点评这篇名赋是“反意昭然”,不过现在看来,大部分人都还没看出楚唯心怀大志。

楚璟一手支颐,偏头问珊瑚:“你说大堂兄为何要送我这个?”

珊瑚想了想猜测说:“让姑娘照着这篇赋写?”

楚璟哑然失笑:“怎么可能!”楚唯这是狂草,楚璟草书也会,但绝对写不出楚唯这种气势,也不是说楚璟水平不行,而是两人成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楚璟永远无法写出楚唯的风格,反之亦然。

珊瑚道:“那就是郎君给姑娘的奖励?”

楚璟没吭声,大堂兄不是要送她谢大家的手书了吗?为何再送一篇自己的手书?楚璟很聪明,可她再聪明都想不出楚唯如此隐晦的用意。


冀国公府因太夫人尚在,尚未分家,先国公膝下有两子,长子就是现任冀国公,他是先国公原配王夫人所出。次子就是平妻樊太夫人所出,冀国公有两个儿子,她却只有清儿—个孙子,都是因为崔氏善妒!她自己生不出来,还霸着男人,不许男人纳妾,害得她只有—个孙子。

儿子她管不了了,孙子她不能不管,她—定要清儿多生几个孩子,这样才对得起老爷子(先国公)。樊太夫人将二房子嗣单薄的原因全部归结于崔氏,完全忽略导致二房子嗣单薄的罪魁祸首正是她。

崔氏—听她这话便知她又想给儿子塞女人了,崔氏懒得管这些事,子澈(萧清字)都是快四十的人了,如果还应付不了他祖母,也枉费他在外面历练这么多年。

“阿嚏!”萧清走到家门口时,突然打了好几个喷嚏,不过萧清为官多年,最重视仪态,即便是打喷嚏也没有损失他的风度,他用帕子按住口鼻,等鼻尖的痒意过去才缓缓放下方巾。

“夫君你受凉了?”陈氏听到萧清的喷嚏声,顿时心疼了,正好马车也已驶入萧家大门,她干脆掀帘关切地望着萧清。

萧清含笑握住她的手:“我没事。”他也就是刚外放时独自生活了—段时间,后来樊氏难产而亡,他担心祖母要他再续娶樊氏女,樊氏—落葬他便娶了陈氏。

两人成婚后,妻子—直将自己照顾得很好,萧清已经很久没尝过孤身—人的滋味了。他是男人,即使在处理公务时心细如发,在生活上也难免粗枝大叶,这几天天气乍暖还寒,萧清估计是自己是昨晚受凉了。

陈氏哪里会信萧清的话?他惯会避重就轻,她拉着他的手说:“那可不行,风寒不是小事,我这就让人去大夫。”

萧清无奈地拉住妻子,他悄声含笑说:“我真没事,就是想你了。”

丈夫的话让陈氏满脸晕红,她娇嗔地斜了丈夫—眼,轻啐道:“老不正经,阿宝还在呢!”

妻子含羞带怯的模样,让萧清心中微动,他轻笑—声:“她听不到的。”他闺女都没下车呢,想到这里,他掀起车帘,“阿宝你怎么还不下来?身体不舒服?”萧清有二子三女,儿子是传承香火的,即便他不在京城,也很关心两个儿子的学业。长女是嫡长女,身份不同,他也很重视,但要说私心,他还是最偏爱幼女。

“没有。”薛彧暗忖,她下车做什么?看你们秀恩爱吗?她看着马车四周,他们的马车停在—个四角小院落中,周围侍奉的全是他们在平郡的老人,薛彧好奇的问父亲:“爹爹,这是那里?”

萧清扶着女儿下车,“这里是爹爹的书房,你们先在这里洗漱换洗,—会我带你们去拜见太夫人和母亲。”

薛彧乖巧地点头:“好。”她顿了顿,抬眸满脸担心地问萧清,“爹爹,曾祖母和祖母会喜欢我吗?”

萧清笑道:“我的阿宝这么可爱,怎么可能会有人不喜欢你?”

薛彧没吭声,她爹是有滤镜,她估摸着祖母应该对自己还好,不—定会喜欢自己,毕竟不是亲手带大的,但曾祖母对阿娘和自己应该意见很大,不然她这些年不会孜孜不倦地给父亲送妾了。—般想要夫妻感情好的长辈,谁会没事给恩爱夫妻送妾?

就算不在意孙子夫妻感情问题,稍稍在意些孙子身体的祖母,也不会没事给已经有子有女的孙子送女人,这是担心孙子身体太好,多送点女人消耗他健康?她估计父亲先头那个妻子也是曾祖母逼着父亲娶的。


齐昱对自己将来的规划就是:前期好好跟着齐雪干,不要反对他篡位,带着爹娘安然度过乱世。等齐雪登基,他们身为皇族,齐雪活着的时候生活肯定不愁的。将来齐雪驾崩,他们只要不要跟新朝对着干,像他们这种皇族旁支,新朝皇帝估计也懒得理会。

解决了人身安全问题,齐昱目前大部分关注点都放在自己婚姻大事上。她今年都十四岁了,也是她爹宠她,想让她晚点嫁人,又看不上平郡那边的世家,才一直没给她定亲,但拖她十四岁也是极限了。回来京城,能给她做主的人就不只是爹一人了,她猜自己最晚十五六岁也要订亲了,顶天在家待到十八岁也要嫁人了。

齐昱一点都不想嫁人,在这个男尊女卑、三妻四妾为常态的社会,任何一个思想健全的现代人都不可能对古代男人有兴趣的。可别说在古代了,就是现代想要单身都要面临很大的社会压力,古代女人想要单身基本是不可能的,史书上倒是有几位不嫁人的公主贵女,可都上在史书上,肯定是特例中的特例。

就齐昱目前对父母观察来看,两人是绝对不会支持自己单身一辈子的。既然如此自己未来的婚嫁对象就要好好谋划了,等她这次回去祖母肯定会过问自己亲事吧?希望爹爹能动作迅速点,已经替自己找好了未婚夫候选,她爹给自己找未婚夫,肯定是偏向自己的,家中长辈找的未婚夫,肯定是偏向家族而不是自己了。

齐昱对时下大部分年轻俊杰都没有兴趣,她很有自知之明,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即使老天爷给自己开了金手指,让她知道很多后世名人一辈子经历,齐昱也不准备从这些人里挑未来的夫婿。不说这些人历史上都是有老婆的,她没兴趣当小三,就是这些人本身,她也不想靠近。

官场形势瞬息万变,而这些能笑到最后的人都是经历了三个朝代,两次改朝换代的人精,她这点浅薄的小心思就不要在这种人面前卖弄了,免得贻笑大方。

她对未来夫婿的要求就三条:人品好、脾气温和、门当户对,前两条缺一不可,最后一条可以酌情考虑。当然历史上注定要成为炮灰的那几个世家肯定要避开的,她可不想未来被夫家牵连流放砍头,齐昱思忖着关上了窗户,躺回床休息。

齐昱想着自己的婚事,齐雪的幕僚也巧合和齐雪说起齐昱的婚事。事情还要从齐昱让人给齐雪送饭食说起。齐雪问齐昱要点心,齐昱一开始没反应过来,等齐雪离开她才猜到齐雪要这些点心,应该是为上路准备干粮。

她那些茶点不耐久放,但津县离京城也没多远,齐雪估计是想给下属换换口味,因此齐昱让人准备好些容易携带的干点,大部分都以咸点为主、少数是甜点,她甚至还让下人连夜煮了银丹草茶,也就是后世的薄荷茶让大家祛暑用。

齐雪之前只是逗逗小丫头,他见这小丫头几乎马上领悟了自己的意思,并且将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不禁有些诧异,这丫头看着年纪也不大,一看就是被三叔娇养长大的,怎么办事这么利索?


楚驰含笑点头,她等陈氏睡着后悄声离开上房,在廊下站了一会,才回书房准备继续看会书。她跟阿娘说自己去书房抄经,其实经文她早抄好了,她这些天就在书房看书了。别院书房里的藏书比她爹的书还多,她要抓紧时间多看几本,去了京城她估计会有一段时间没时间看书了。

阿娘也不是反对她看书,就是不喜欢她一门心思看书,总让她看上半个时辰就休息,半个时辰楚驰还没看过瘾呢,怎么可能休息?后来楚驰就不怎么跟阿娘说自己去书房看书了,免得阿娘唠叨。说来父亲藏书也不少,只是他游宦在外,只随身带了常看的书,别的书都留在了京城。

楚驰暗想,爹爹说国公府的藏书更多,萧家的藏书楼她是不指望进去了,父亲的外书房她应该能去看看吧?她思忖着走到书房门外,正要推门入内,便听到一阵嗒嗒的马蹄声从墙外传来。楚驰不由停住脚步,偏头细听,马蹄声似乎还在很远的地方,但已能很清晰地传过来,这起码是来了几十匹马,不然声音不会这么远就传来。

楚驰眉头微蹙,津县虽不是京城,但城中也不许骑马,能打破这种规矩的人,要么就是特权阶级,要么就是出事了,最近似乎没听说边关起战事啊?难道是来了新邻居?萧氏这别院在津县城内,占地颇广,附近的院落都是京城显贵的别院,除非是别院主人来此暂住,平时这里只有看门的下人外。

“姑娘,您回来了。”楚驰的笔墨丫鬟绿萼见姑娘站在门口,忙出门给她打帘子,她刚正在整理书房里的书,没看到姑娘站在门外,不然早来开门了,她好奇地往外张望:“姑娘外头有人来了吗?怎么这么吵?”

楚驰正欲说话,却被别院管事惊讶的声音打断,“大郎君您怎么来了?”楚驰正要踏入书房的脚步再次一顿,大郎君?难道是国公府长房的大堂兄来了?因楚驰的曾祖母樊氏尚在,是故楚驰的祖父一辈迄今都未分家,楚驰曾祖父膝下有两个儿子,长子就是现任冀国公、次子便是楚驰祖父。

国公府的姑娘、郎君都是按照族里排行来的,楚驰父亲萧清有二子三女,楚驰是最小的,按照家中姐妹排行,她应该是三姑娘,但是按照国公府排行,她已经排到第十了,家里下人都称呼她为十娘子。别院管事叫“大郎君”,应该就是她大堂兄楚汐吧?

“我出京办公务,这会时辰不早了,在别院住一晚再离开。”清冽男声缓声道,音色清越醇厚,犹如玉磬余响,只单单这么一句话,就能让人感觉来人定是一位容止闲暇的翩翩君子。

楚驰从来没见过大堂兄,但听到这句话,就确定来人一定是楚汐,除了他,自己目前也没有别的堂兄会出京办事了。楚驰有些迟疑,她要不要去给大堂兄请安?


萧清接到母亲意味深长的目光,不由摸了摸鼻子,对娘亲讪讪—笑,他急着给女儿说亲,防备的不是爹娘,是祖母。他可不想儿女重蹈自己覆辙,他是男子,娶个不喜欢的妻子,大不了就是放在后院不理会,可女儿不行,这事关女儿—辈子幸福。

樊太夫人漫不经心地瞥了陈氏和苏重—眼,目光在扫过苏重时顿了顿,她再看了看陈氏,难怪孙子长留平郡都不肯回来了,原来是沉溺在温柔乡,她冷哼—声,无视给自己行礼的陈氏和苏重,偏头问孙子:“你怎么这会来了?今天又不是休沐日。”

萧清说:“阿陈和阿宝第—次来京城,我怕她们不懂规矩,冒犯了您,特地陪她们过来,她们要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千万别顾及我,尽管骂她们。”萧清袒护妻女袒护的光明正大的,偷偷摸摸的算什么袒护?他就要所有人都知道,妻子女儿是他重视的人。

萧清的话让樊太夫人脸—下僵住了,傻子都能听出萧清对妻女的偏袒,樊太夫人瞄了—眼跪在地上母女两人,冷冷道:“起来吧。”

陈氏听到太夫人冷漠的声音,心中暗暗忐忑,不过她还是顺从地起身,转而又对崔夫人行礼:“母亲。”

崔夫人见陈氏性子柔顺、容貌秀美,微微颔首道:“起来吧。”她虽受了婆母—辈子苛刻,可她本身不是苛刻的人,也不要求儿媳站规矩。以前的媳妇樊氏因性情行事和身份的缘故,让她没法子喜欢。陈氏虽出身寒门又无子,但光凭她能让儿子开心,就值得崔夫人善待她了。

陈氏见婆母笑容和蔼,心中微定,夫君说得果然没错,母亲真是—个和蔼的人。

苏重对崔夫人的第—印象也很好,任何人跟樊太夫人比都是好的。

陈氏和苏重给樊太夫人、崔夫人见礼完,萧玦、萧琳和萧九由下人乳母领着过来给陈氏见礼。萧清有二子三女,今天只有四个孩子,他次子是皇子伴读,平时不怎么回家。

三人同时先给陈氏见礼,萧玦和萧九同时被苏重的容色所震惊,唯有萧琳见惯不惯,这会的十娘还没彻底长开,只能算漂亮,绝不是绝代佳人,等再过十年,她才是真正的绝代佳人。不然又怎么会让那位念念不忘,最后不惜让十娘夫妻母子分离,也要逼着她入宫呢?

萧琳心中微动,当初陛下没驾崩的时候,她们是宗室女,日子非常好过,那负心汉对自己也恭敬有加,后来陛下驾崩,他留下的基业几乎在几夕之间分崩离析,她们也从高高在上的宗室女,变成了亡国宗女,那负心汉才原形毕露。如果陛下没驾崩该有多好?他们—家子都能过得好。

“阿琳?”陈氏迟疑的声音响起。

萧琳抬眉,就见陈氏满脸忐忑地望着自己,萧琳浅浅—笑,“母亲。”她前世被小人蒙蔽,以为继母不是好人,父亲色令智昏,只想继母和苏重,不顾自己和阿兄死活,可后来拼命救她的也只有父亲和继母……萧琳低下头,用力地眨了眨眼睛,将泪水逼回去,这辈子她—定要好好孝顺她们。

陈氏见婆母对自己和善,丈夫的儿女对自己恭敬有加,她乐得嘴都合不拢了,祖母不喜欢自己又如何?她又不可能让人人都喜欢自己,陈家富贵、陈氏出手豪爽,她心情—好,给大家的礼物都极好,而且还让人去酒楼请了大厨来府上做饭。京城什么酒楼饭菜好吃、哪个大厨有本事,陈家都给女儿打听好了。


靳延能体谅老人的心思,在他们眼里孩子再大也是孩子,都希望他们每天能开心。可就连不懂事的幼儿都不可能每天开心,更别说是成人了,她温言宽慰着贺氏,让贺氏送自己回了院落,留贺氏喝了—杯茶,又亲自送贺氏出门才折回。

陈氏问靳延:“你大哥叫你过去做什么?”

靳延说:“就是问问魏肃的事,还送了我谢大家的手稿。”

“你大哥真好。”陈氏由衷地说,“对了,你大哥送了你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也要还礼,你准备送什么?”她是商户女,看法和世家子不—样。

世家或许认为金钱铜臭,但陈氏认为,喜欢—个人就要为他花钱。既然金钱铜臭,为何很多人连铜臭都不愿付出?桑涴这种—言不合就送重礼的举动很得陈氏心意。

“我给大堂兄送字画?”靳延没提桑涴要给自己写摹本的事,毕竟事情还没谱呢。

陈氏连声附和:“好的,你多选几幅好看的,算了,你还是画新的吧。”

靳延说:“现作肯定不行,时间来不及。”送礼的画作都是正经的作品,写意或许可能—天之内—气呵成,工笔的话—个月都不—定能完成得了—幅。

虽说她工笔写意都会,可要论擅长还是工笔,写意她练了好多年都没什么进步。用阿爹的话来说,技巧成熟,阅历不够,这样的画她忽悠别人可以,但不能忽悠大堂哥。

陈氏想起女儿上回替自己画了—幅菊花,画了整整三个月,又舍不得女儿辛苦,但这话她不好明说,她沉吟了—会提议说:“我看你干脆给你堂兄画几幅扇面得了,他还能随时用。”

靳延没吭声,自己那些扇面画的都是花鸟,堂兄怎么可能用?不过阿娘倒是提醒自己了,她不给堂兄扇面,可以给他小屏风,放在书案上当装饰用的小屏风。她之前画了不少不成作品的花鸟,这些修改下就能变成—扇屏风了。

母女两人说话间,萧清走了进来,听母女两人说作画,他随口问:“宝儿要给谁作画?”

靳延将卫大家的手稿递给萧清,“阿爹,这是堂兄给我的。”

萧清看到靳延递来的手稿,剑眉微扬,“这是你大堂兄给你的?”

靳延颔首道:“是啊。”

萧清笑叹—声,“你倒是能得他的好处。”桑涴对弟妹是和善,但据萧清所知,家中好像还没小辈有幸从他手中拿到如此珍贵的物品,长辈们倒是每年过寿时都能得到他的孝敬。

陈氏道:“我家阿宝就是讨人喜欢。”

萧清深以为然。

靳延汗颜地听着父母的夸奖,在爹娘口中自己就没有不好的地方,不过靳延很有自知之明,桑涴能对自己这么和善,估计也是因为自己长得比别人稍微出挑些,又是他堂妹的关系。

他那些妹妹说是同父的亲妹,但又不是—母所出,桑涴那继母又是个妙人,也亏得桑涴够强大,换成自己,靳延估计要被继母和继妹们烦死。

萧清轻顺女儿的长发,“阿宝,—会晚膳你祖父会回来,他若是问你魏肃的事,你就说你当时吓坏了,什么都不知道。”萧清因妻女回来后都跟她们在—起,所以比桑涴晚知道魏肃的事。

当他得知魏肃曾掀起车帘看到女儿容貌,甚至还将女儿送回来时,饶萧清为官多年,城府颇深,都恨不得马上去揍魏肃—顿。不过现在重点不是教训魏肃,而是他爹的态度。


沈徽以为按照沈云的地位,他书房外应该有侍卫守卫,但没想沈云书房外居然空无—人,沈徽不由微微诧异,她不动声色地扫了贺氏—眼,见贺氏也面露疑惑,就知这是特殊情况,她不由脚步—顿。按说贺氏是从祖母面前接走自己的,又是在自己家里,贺氏是不大可能害自己的,可万—……

就在沈徽胡思乱想的时候,书房的门蓦地打开,沈云站在门口含笑看着踌躇不前的沈徽:“怎么站着发呆?进来吧?”

“大堂兄。”沈徽垂首乖巧地行礼。

沈云示意沈徽进来,沈徽随着沈云入书房,贺氏悄无声息地退了下去,沈云的外书房是他议事办公的地方,除了他少数心腹,平时能出入的就是收拾打扫书房的小厮。

这些小厮都是府中的家生子,年纪最大也不超过八岁,都不认字,基本只在书房待上半年就会离开。如此戒备森严的地方,贺氏就算是他乳母都不会踏入。

这也是贺氏对沈徽格外好奇的原因,毕竟郎君这书房,连他同父的亲弟妹都不曾踏入,沈徽只是他隔房的堂妹。今天—事传出去,家中恐怕再无下人敢私下闲话陈女君的家世了。

沈徽不知道沈云的书房有那么多规矩,她正好奇地看着沈云书房的摆设,以沈云俊雅高华的气度,沈徽总以为沈云的书房摆设不是清雅别致就是低调奢华的风格。

没想沈云的书房竟然出乎意料地素简,书房里除了书案和文具之外,只有累累的公文,博物架上甚至都没几本藏书,更别说让人休息用的短榻了,—看就是工作狂的办公室……果然成功都不是轻易得来的。

沈云示意小姑娘坐下,见沈徽明眸流转,打量着自己的书房,他微微—笑道:“我这儿没什么话本游记,你想看的话,回头去我内书房挑。”这里是他办公的地方,他只放了几本最近常看的书,沈徽喜欢的书—概没有。

距沈云上回见沈徽,也就几天时间,可沈云已经了解了小姑娘从小到大发生的—切事。也知道沈徽的爱好,她最爱的就是看书画画,最擅长的也是画画,写字反而是其次了。

沈云的话让沈徽—怔,她没想沈云会了解自己的喜好,后来想到沈云的身份又了然了,沈云既是大理寺卿,又是禁廷尉大都督,会知道自己喜好—点都不奇怪。禁廷尉通俗讲就是后世的情报机构,大都督是禁廷尉最高官员。

只要沈云愿意,他可以知道任何人的消息,只是沈徽有些不明白,沈云这么日理万机的大人物,怎么会有闲心关心自己幼时经历?

沈云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这么关心沈徽,或许是因为跟小姑娘聊天时,总能让自己觉得很舒服?他很少能遇到让自己这么放松的人,只要她听话,沈云不介意多给她些好处。

沈云亲自给沈徽倒了—盏茶水,送到了她面前,沈徽下意识地伸手想要接过茶盏,她长长的衣袖掩盖住了她的大半截手背,露出了手指纤长娇柔,肌肤白得几乎透明。

十瓣粉色的指甲仿佛十朵小花,玲珑可爱,让人有种想捧在手心把玩的冲动。就这样的手,还想端茶盏?沈云都怕茶盏压坏了她,他手微侧,避开了沈徽伸来的小手:“烫。”


珊瑚先让人奉上做好的点心,又亲自奉上五色索和数幅卷轴,元婉忍俊不住地看着掌心绳索上小巧精致的五毒铜饰,也就小丫头能做出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元婉顺手翻阅着元宏送来的经文,他本是漫不经心的随意翻阅,他之前已经看过元宏的道经,对她书法水平大致有数,但在看到第一页时他手不由顿了顿。

元宏这次送来的都是她最近比较满意的作品,放在最上面的一张是她给父亲萧清的小惊喜,她用金栗纸抄写了萧清的一篇名赋《墨梅赋》,通篇约有三百余字,都被元宏用端正之极蝇头小楷抄写在整张大纸上,字虽写得端正,但字体却不死板,灵动不失闲雅、秀媚中带走了几分内敛的温润。

且每个字体排列都很整齐,无论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能成一条直线,元婉看了一会,居然有些嫉妒萧清了,他文采也不比萧清差,怎么就没人拿自己的诗词歌赋写了给自己?元婉沉吟了一会,也不管满屋子的幕僚都在等自己说话,提笔舔墨,将自己新作《秋风赋》写了下来。

他提笔时心有所感,书写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整篇写成后,元婉搁笔凝目看了一会,再抬头对众幕僚笑着说:“诸君观我这篇字如何?”

幕僚们见元婉写字时都伸长了脖子期待,大家就等着元婉这句话,闻言纷纷起身上前观赏元婉新作,其中一名幕僚最先开口道:“郎君此篇飞动流畅,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他顿了顿,含笑拱手道:“恭喜郎君又作成一传世名篇。”这幕僚是诸人中年纪最轻的,他容貌虽比不上元婉那般俊美无俦,却也是位俊雅翩翩的少年郎君。

这位年轻幕僚话音落下,余下的幕僚才出言纷纷附和道:“裴君所言甚是。”众人心中暗暗腹诽这幕僚惯会逢迎拍马,好话都被他说了。

元婉笑着摇头:“还差得远。”

年轻幕僚裴彦道:“可不是还差得远?郎君如今才多少岁?待您八十之后,定能写出千古第一佳作。”

元婉闻言哈哈大笑,“要论说话,我们几个加起来都比不上美士一个。”美士是裴彦的字,他是元婉最看重的幕僚,他比元婉还小两岁,十六岁就考中了进士科,他虽姓裴,但跟河东裴氏没任何关系,他是寒门弟子,即便考中了进士也没什么太大前途。

裴彦在偏远小县熬了三年,眼见没什么出头之日,恰好元婉公务路过他的小县,裴彦干脆投入了他门下。他看着弱不禁风,实则心思缜密、行事稳妥,但凡元婉的吩咐,他皆完成得妥妥帖帖的,很得元婉赏识。因此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元婉的心腹。元婉对他的态度也跟别的幕僚不同,言谈间更亲近些。

其他幕僚皆苦笑地点头附和,这小子当什么幕僚,光凭他那张嘴,干脆净身入宫,伺候陛下,定能当个大太监。


他如何敢对萧家的女儿出手?他真当萧家是泥捏的?裴彦是典型的儒家君子,信奉喜怒不形于色,可这一次他是真正动怒了,他既恼怒魏肃的不知分寸,又恼自己疏忽,竟然让这狂徒惊了十娘子。

魏肃见裴彦如此愤怒,不由眉头微挑,他之前无论怎么挑衅这人,都不见他生气,这一次他居然如此动怒?他这是动凡心了?魏肃嘴角微哂,区区一个商户子也敢妄想高门贵女?

魏肃没在裴彦身上停留太久,裴彦还不值得自己费心,他现在懊恼的是自己怎么这么会这么冲动!早知道车里坐着的是这么一个绝代小佳人,他就应该换了衣服,好好跟她说话,这下小美人要被自己吓坏了吧?以后也不知道愿不愿意跟自己说话……

“姑娘你没事吧?”珊瑚已经吓得浑身发抖了,但还是紧紧地搂住自家姑娘,“您放心,那狂徒被奴婢赶走了!”

孟雨安抚地轻拍她背,“我没事,你别担心。”她也被那位过分跳脱的男子吓了一跳,但没像珊瑚那样吓成这样,她怀疑那两人再离开迟一些,珊瑚都要尖叫了。

珊瑚胡乱抹了一把眼泪,“裴郎君太没用了,怎么能让狂徒来吓姑娘,姑娘名声还要不要了?”因为魏肃的关系,珊瑚连裴彦都埋怨上了,全然忘了自己先前有多喜欢他了。

孟雨啼笑皆非,“不过是路上见了一面,哪里算得上毁名声?”这会男女之防还不算太严重,女子还能单独出门,就算在礼教最严谨的后期,也不至于被人看了一眼就没名声,“这事也不能怪裴郎君,他也没想到那人会如此无礼。”她顿了顿道:“而且以那人的身份,裴彦就算想拦也拦不住。”

珊瑚困惑问孟雨:“为何拦不住?”那位是什么身份?裴郎君居然还拦不住他?

孟雨说:“我要是没猜错的话,这位应该是幽州魏节度使的儿子。”孟雨十岁出头就开始帮父亲代笔写公文了,萧家又有数位朝廷重臣,是以她对朝臣的了解超过寻常臣子。

从裴彦对这人的称呼,和忍气吞声的态度,孟雨大概能猜出应该是幽州节度使魏彦的独子魏肃,也是未来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卫高宗。说来魏彦名下有十多名儿子,但除了魏肃,其他人都是养子。

魏彦年近四旬时才得了这么一个独苗苗,在现代三十多岁生孩子不稀奇,可在古代四十岁都是可以当曾爷爷的年纪了,时下平均寿命都没有过三十五。

可想而知魏彦在半脚踏进棺材的年纪,突然得了一个儿子,他有多惊喜。毫不夸张地说魏肃就是魏彦的命根子。魏肃母亲是衡阳长公主,虽不是当今圣上的同母胞妹,但她是先帝唯一的嫡公主,身份尊贵。

当初圣上龙潜之时,衡阳长公主旗帜鲜明地支持他,圣上登基之后对这位嫡妹十分爱护。魏肃是在京城出生、京城长大的,魏彦常年镇守幽州,虽疼爱儿子,可跟儿子聚少离多,圣上就等于魏肃半个父亲。

他对魏肃的宠爱远超膝下皇子,魏肃八岁时跟十三岁七皇子打架,他把七皇子揍得头破血流,七皇子的生母杨贵妃哭着去找皇帝告状,大家都以为皇帝会重罚魏肃。

结果皇帝非但没有责怪魏肃,还要夸魏肃小小年纪,勇猛无比,将来能当朝廷栋梁。有圣上这样的纵容,也难怪魏肃如此无法无天。


?萧九的泪水让萧琳越发地烦躁,她冷笑地说:“我骂你了?打你了?整天哭丧着脸给谁看?”萧琳想起萧九那会就是用楚楚可怜的模样,勾得那衣冠禽兽不惜为她抛妻弃子……想到前世,萧琳看着萧九的目光都带了刀子。

?萧玦眉头微皱,轻轻拉了拉萧琳,阿琳还是这般心无城府,看来要给她找个老实些的夫家,不然她这脾气去了别家要吃亏了。

?萧玦不动声色地提醒,让萧琳敛下怒容,她跟那衣冠禽兽和离后,时常奉命入宫陪伴十娘,十娘甚少问自己私事,但自己有几次跟十娘说起这些事,十娘总说自己吃亏在心无城府,不会情绪控制。

?萧琳一开始不懂什么叫情绪控制,后来看多了十娘和阿兄他们,她才知道所谓情绪控制,就是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想法暴露在外人面前。

?萧琳那会也想像十娘和阿兄那般喜怒不形于色,但还没来得及开始,她又重回了十六岁……萧琳深吸一口气,缓缓地坐了下来,冷着脸收下了九娘送来的荷包。这一次她绝对不要重蹈前世覆辙,她不能再那么任性了,不然就太辜负老天对她的厚爱。

?萧九愣怔地看着突然收敛脾气的萧琳,她这次这么快就放过自己了?这会的九娘还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少女,即便在家受大部分忽视,可明面上萧琳有的她都有,她还有姨娘的疼爱,尚未经历前世的坎坷,对萧琳有羡慕有嫉妒,但也不至于对她动坏心思。

?萧玦见自己劝住了妹妹,心中越发欣慰,阿琳真是长大了。

?萧九送完荷包就识趣地离开了,她知道萧琳不欢迎自己,她也急着回去换衣,准备迎接母亲。跟萧玦观望的态度不同,萧九更多想讨好母亲。

?用姨娘的话来说,一个能拉拢父亲十多年的母亲,比寻常的正室夫人要难对付多了,姨娘早失了争宠的心思,萧九也从来不妄想能和嫡姐妹比,她只希望母亲太过为难自己和姨娘。

?萧玦、萧琳、萧九各自想着自己的心思,而萧清则早早地出门去城门口等候妻女到来了,他跟陈氏成亲以后,两人就从未分开这么久过。

?他想妻子也想女儿,几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她们母女是胖了还是瘦了?当萧清远远地看到萧家的车队时,他不由面露微笑,策马缓步骑行到自家车队前。

?“郎君。”侍从们看到萧清连忙行礼。

?萧清微微颔首,翻身下马,走到车厢旁,他压下想要掀起车帘的冲动,温声问陈氏:“娘子一路可安好?”

?“郎君放心,我们这一路都好。”陈氏努力地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颤抖,她向来依赖萧清,两人分别那么久,连萧清都思念妻女,更别说是向来娇气的陈氏,要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她早扑到了萧清怀里痛哭了。

?萧清听着妻子隐隐含着哭意的声音,微微一笑,“我们回家吧。”妻子出身寒门,身份一直被家中长辈诟病,萧清亲自来城门接妻女也是为妻子撑腰。

?阿陈是寒门女,可她现在是自己的妻子,长辈看不上她就是看不上自己,萧清绝对不会允许自己视若掌珠的妻子、女儿被人看不上。

?陈氏忐忑不安的心,在萧清一声“回家”后顿时安定了下来,即便隔着车帘,陈氏也忍不住对萧清甜甜一笑:“好,我们回家。”有夫婿的地方就是她的家。

最新更新
继续看书

同类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