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珠紧接着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臣略地江、淮,所见宋兵弱于往昔,如今他们士气低落,军备松弛。
今若不取之,时不能再!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陛下!”
此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神色忧虑地说道:“陛下,战争劳民伤财,且宋地广阔,未必能轻易攻克,还望陛下三思啊。”
另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贸然出兵,若陷入持久战,对我朝也极为不利。”
阿尔哈雅怒目而视,反驳道:“你们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如今大好时机,怎能错过?”
朝堂上顿时争论不休,大臣们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元主忽必烈坐在龙椅之上,神色严肃,目光威严地扫过群臣,他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良久,他开口说道:“都别吵了!”
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忽必烈随即趣召史天泽同议。
史天泽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缓缓说道:“此乃国之大事,可命重臣一人,如安图、伯颜,都督诸军,则西海混同,可计日而待。
臣老迈,犹足为副。”
元主忽必烈沉思片刻,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说道:“伯颜可以任此事。”
阿尔哈雅听闻此事后,心急如焚地再次开口道:“陛下啊!
此次我师傅率军南下征讨,必须要兵分三路才行。
然而现在咱们的军队数量远远不够啊,如果不增加十万兵力的话,恐怕很难取得胜利。”
此时,元主忽必烈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好!
那就立刻下诏让中书省再招募十万士兵吧!”
这一命令下达之后,朝堂之上的众人顿时神色各异。
有些人兴奋不己,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另一些人则忧心忡忡,担心战争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牺牲。
就在这时,一场关乎宋元两国命运的生死之战,正悄然拉开序幕。
甲戌正月,元都的天空中乌云密布,寒风凛冽,吹得宫廷的旗帜猎猎作响。
宫殿之内,气氛庄严肃穆。
元主忽必烈高坐于龙椅之上,他目光炯炯,神色威严,环视着殿下的群臣。
此时,他声音洪亮地说道:“诸位爱卿,如今时机己至,朕命右丞相伯颜节制诸军,挥师伐宋!”
伯颜出列,恭敬地拱手行礼,大声应道:“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定当率领大军,为我大元开疆拓土!”
忽必烈微微点头,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信任,说道:“伯颜,此役关乎我大元国运,务必谨慎行事,一举成功!”
伯颜再次行礼,坚定地回答:“臣明白,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朝堂上的群臣们交头接耳,有的面露兴奋之色,仿佛己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有的则忧心忡忡,担心战争带来的种种变数。
忽必烈大手一挥,高声说道:“朕相信,在伯颜丞相的统领下,我大元铁骑定能踏平宋土,成就千秋霸业!”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
大元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