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很多朋友很喜欢《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这部小说推荐风格作品,它其实是“墨墨是墨爷”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内容概括:她堂堂现代女,意外穿越古代,本就各种不便,哪知还赶上了天灾和流民逃窜,一不留神,全家被嘎!重活一世,没有办法,为活命,她只好拼命囤满物质,带着一同重生的母亲和小姑开始了颠沛的生活。有粮在手,逃荒路上心不慌。疾病、饥饿、恶人齐上阵怎么办?来吧,展示咱十项全能的机会到了!她享受小富婆的快乐时,极品逃荒人却把她抵在墙角:朕是皇帝。什么玩意儿?皇上也逃荒啊!!!...
《长篇小说天灾!我囤满粮仓救了一帮大佬》精彩片段
苏音看着日子,与上辈子的时间一样,并没有改变,这让苏音担心的事,稍稍松了一口气。
她真的怕蝴蝶效应。
“走,下山。”
将骡子拴在洞里,两人一前一后回到村里,刚一进村就感受到村子里不一样的气氛。
“你们说李家老三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谁知道呢!外面都太平得很,哪里有乱的样子,依我看李锐就是太大惊小怪了。”
“万一是真的?”
“哪有什么万一,难道你也准备抛家舍业离开?”
一说到这,许多都哑声。
故土难离,离了就是无根的落叶。
里正家门前,围着一堆人,苏家人也在其中。
苏音努力的往前挤,大人见到是她,都让开她过去。
苏父见到女儿,刚想伸手将她扯过来,却扑了一个空,刚要张嘴喊,便被脸色不好的苏母拦住。
李正家的庭院里站着不少人,几位李家族老都在。
李锐一脸焦急的对着众人说道:“里正叔,咱们真的要赶紧离开。外面是真的乱了,咱们再不走,一旦碰到流民,那就完了。”
有族老问道:“李三小子,你是亲眼见着,还是听人浑说?”
“我是没见着,但是我有一朋友也是货郎,他是豫州人士。这件事是他同我说,他已经带着家人离开,往南州那边避祸。我匆匆赶回,就是想告诉大家,赶紧离开这里,去南州那边避祸。”
“里正叔,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明早我当便会举家迁移。我李锐再混,也不敢拿这种事来消遣大家。诸位听我一句,抓紧时间离开。”
云州、岷州、甘州这三州位于大雍王朝西北方向,与梅州隔着一个豫州。
豫州人自然比梅州人更了解云州三地的情况。
在苏音看来,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上辈子苏音没能来凑热闹,被苏老太指使着割猪草,等傍晚回来后,听家里人议论才知道此事。
今日听到李锐说的,他已经说得很明白,可即便这样,上辈子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开李家村,离开梅州。
苏音看着在场的乡亲们,脑海中不由的想到上辈子村子被屠的画面,这里大多数人都死在流民的刀下。
她是不想苏家其他人好过,但村里的人对她不错,能救一些是一些,就看众人的命运。
苏音一瘸一拐走出来,走到李锐身边。
她突兀的出现,让场中的人都不由看向她。
苏大伯见自家侄女没轻没重的走过去,立马出声呵斥,“苏音,大人在议事,你赶紧退回来。”
苏母见女儿走出去,心头一紧,手不自觉的捏紧。
人群之中的苏宝珠欲言又止,最终咬咬牙,没有出声阻止。
“里正叔,我有话要说。”
“你个女娃娃,别瞎捣乱。”有人出声喝道。
里正心里正烦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做,现在有人想说一说,也算是给他一点时间考虑李锐的话。
“你想说什么?”里正和颜悦色的开口。
“里正叔,我觉得李锐哥不是危言耸听。我从舅舅那里听到了一些事,我想与大家说一说。”
苏音没有直接给这件事下定论,而是以引导的方式开口。
“最近有没有人去过镇上?”
人群里有人高喊,“去过,怎么了?”
苏音看向那人,“李伯,那你有没有注意到粮价?”
说起这个李伯马上回道:“自然。那粮价蹭蹭往上涨,都翻了三倍多,听人说这粮食还要继续涨。这些黑心商户,见天就涨价。”
提及粮价,无人不吐槽一句。
“李伯,那你可有注意到镇上多了许多行乞的人?”苏音继续问。
“这、这我没注意。”
他刚一回完,又有人开口,“我注意到了,最近镇上的乞丐多了不少,还操持着外地口音。”
“这有什么问题吗?”有人忍不住开口。
“是啊,这有什么问题。”
“这几年时不时大旱一场,粮食的价格都高。尤其是云州一带,比咱们这边还厉害,收成不好,粮食的价格往上涨又不是没见过。”
“往年收成不好,乞丐多起来也是常有的事,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话也不是这说的。乞丐多了不少,指不定那些乞丐就是从云州一带过来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李锐说的不是没道理,可能咱们这里要遭殃。”
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有些东西不能单靠你说,也得靠他们自己去思索,去想,才会直观的感受到危机。
里正目露沉思,看向苏音,“你舅怎么说?”
“我舅在驿站附近遇到一个豫州行商的商人,那人说云州那边乱了,有流民要窜到豫州一带,他提前已经携家眷离开。”
“我舅不太相信,进了县城后发现,粮价涨的太高太快,比去年多得多。继而又观察到,外地来的乞丐多了许多。再联想到那行商说的话,只怕梅州会受到流民的冲击。”
有理有据的将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至于他们到底是信,还是不信,就看他们自个。
里正面色凝重。
“不会吧。”
“难道真的要离开?”
“咱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这要是离开,辛辛苦苦买来田地可都没了。”
“是啊,到时候什么都没了。”
恐慌的情绪弥漫在所有人的心头。
正当这时,人群后方传来一道声响。
“一派胡言!”
众人见到是苏孝永纷纷让开道。
苏孝永是童生,在村里有一定的威望。
在农家人眼里,能考取功名的人,都是厉害的人,懂得也比别人多。
“哎呦,孝永你回来了。”
“孝永兄,你比咱们都懂得多,你说说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们是不是真的要离开?”
他们祖辈好不容易挣下的一点家业,说抛弃就抛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苏孝永在村民的簇拥下走进庭院,嫌弃的瞥了一眼苏音,又将视线扫向李锐,最后落在里正和几位族老身上,对着几人拱手一礼。
二舅母、小舅母跟着一同出现。
这种情况男人不方便出现,女人的事情,女人解决。
“之前我说的话,你是半点都没放在心上。”
“有我们在,你休想欺负我家音音。”
眼看着三个彪悍的母老虎要冲上来打自己,大壮娘也不敢对上,吓得连连后退。
“不给放就不放,凶什么凶。哼,还好意思说是邻居,真遇到事情,都指望不上你们。”
大壮娘甩袖离去。
大壮爹瞧着她碰了一鼻子灰,非但没安慰,反而埋怨着,“我就说了,行不通,你偏要去受气。”
大壮娘也不是逆来顺受的性子,“但凡你是个有本事的,也不会让你媳妇受委屈,你还好意思怪我。”
眼看着夫妻两人要吵起来,一直当透明人,任由他们胡闹的大壮爷奶出声制止。
“都别吵了。现在什么时候了,咱们在逃命。”
大壮奶不满的看向媳妇,“你要是有本事的,也同桂花村李二媳妇一样,去娘家拿钱给你相公买骡子、牛。”
大壮娘撇过头不说话。
他们这边的闹腾并没有引起大伙的注意,所有人都忙着事情,可没时间去管他们一大家子那点屁事。
大伙将不要的东西都放在道路两侧,有人若有需要,也方便拿去。
“启程。”
队伍开始前行。
减轻了负重,队伍行走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不少。
一路上一直不停的走,中途实在吃不消了,苏音会爬上骡车休息一会儿。
三人轮流换着休息,也能熬得过去。
那些没车的人家,孩子走不动了,只能大人背着,或者放在板车上带着。
从日头一直走到日落,一伙人都没停歇。
“好累,什么时候才能歇息。”苏宝珠擦着额头的汗,拿起腰间的水囊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也不敢多喝。
“你还有水吗?”苏音询问。
“有。”
她直接将水囊递给苏音。
苏音摆摆手,“如果没了,我这里还有一些。”
“嗯。”
水源紧张,大伙即便渴了,也不敢放开喝。
他们家储存的水看似有不少,但一家三口喝水,做饭的水,还有牲口的水,一天下来能消耗不少。
每一口水都得精打细算。
苏音三人都如此难,其他家人口多,只怕比他们更难。
“音音,咱们还要走多久?”
“差不多该休息了。”
从富顺县出发后,一路上就没停过,为得就是赶紧离开绕过富顺县,为了弥补这多出的半日路程。中途大伙若是累了、渴了都是自己想办法休息。
如今走了这一天,所有人都累得不行。
在苏音说完没多久,在找了一处相对宽敞的官道上,停下歇息。
大伙一听到可以歇息了,所有人都松一口气,赶紧将老人和孩子放下,一家老小但凡还能活动的,都开始忙碌起来。
“娘,今晚咱们吃干的吧。”
“行。”
“做个红烧虎肉如何?”苏音开始点菜。
这天气热,肉还是得尽早吃掉。
苏宝珠眼珠子一转,“音音,你会做吗?”
苏母也跟着看来。
苏音瞧着这两人,苏母的手艺说不上太好,也说不上不好,只能说还过得去。
“音音,要不你来?”苏宝珠提议道。
“行吧!先声明,我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就远远瞧见过酒楼的大厨烧过。”
“我们相信你。”
苏音开始将虎肉切成块,焯水,放凉后,在锅里放入油,趁着油还没热,放入少许八角和桂皮,小火慢慢翻炒,等香味出来后,将切好虎肉放入锅里。
苏音瞧着锅里的肉微微有些变色后,从包裹里摸出冰糖。冰糖这玩意金贵,她不敢多放,只放了一点点,然后洒上盐,倒入酱油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