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呵呵,老朱这个人,难怪能当皇帝,为了布局天命论,死了的爹都能昧着良心替他感大元的恩。

这不得不让他佩服啊。

刘伯温颔首,接过话茬:“确实如此。陛下对孔子后代孔克坚亦曾言,‘朕率中土之士奉天逐胡,以安中夏,以复先王之旧’。强调了陛下承继古先帝王之统的合法性。他这是在告诉世人,自己的帝位,是上天赋予,顺应民心,无可置疑。”

他故意没说其中的胡人一词。

其实吧,朱皇帝太想证明天命论了,他的话有太多矛盾了。

李善长感慨道:“陛下此言,真是既高明又实用。他巧妙地利用了天命论,为自己的统治披上了神圣的外衣,使得天下士民,无不心悦诚服。想那汉高祖刘邦,亦是由布衣而称帝,陛下便以此为例,说明天命所在,人谁敢违?”

不过不得不说,这天命论看着还真是唬人。

毕竟刘邦还算是亭长,也算是小地方的地头蛇了。

朱重八呢?一个乞丐,一个破落农民都能当皇帝 ,如此反复宣传,天下万民怎么能不感叹呢?

刘伯温补充道:“正是如此。陛下还常言,‘朕本布衣,因元纲不振,群雄蜂起,所在骚动,遂全生于行伍间,岂知有今日者邪’。这番自谦之语,实则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奇特的感慨,以及对天命眷顾的深信不疑。陛下以此来强调自己的帝位并非偶然,而是顺应天意,历经磨难方得。”

他心中暗自思量。

“陛下此举,看似不合常理,实则深谋远虑啊。”刘伯温自言自语,语气中带着几分钦佩与感慨。他深知,朱元璋并非寻常之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是为了更大的战略考虑。

“想那大元,虽已衰败,但余威尚存,陛下却不吝赞美之词,这其中必有玄机。”刘伯温继续思索着,仿佛在与自己对话,“他这是在借大元之名,彰显自己取而代之的合法性,更是在为朱家天命论铺设道路。”

想到这里,刘伯温不禁露出一丝微笑,仿佛已经看透了朱元璋的棋局。“陛下深知,天命所归,非人力所能抗拒。他通过赞颂大元,实际上是在告诉世人,大元的终结,乃是天命使然,而他朱家的兴起,亦是顺应天意。这样一来,既树立了朱家统治的正统性,又削弱了人们对前朝的怀念与反抗之心。”

“好一个朱家天命论的大棋!”刘伯温不禁低声赞叹,眼中闪烁着对朱元璋智谋的钦佩。

》》》继续看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