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他看来这天下的一切的东西都是他朱家给万民的恩惠。
读书人不为他朱家打工,那不就是浪费他朱家辛辛苦苦供他们读书的钱粮吗?
读这么多书竟然不想着为朝廷做事 ,不白读了吗?
“哼,读书人嘛,说到底还是软弱。”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屑,却又透出一丝无奈。“不给他们点颜色瞧瞧,他们还真以为自己能翻云覆雨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思绪不禁飘远,回忆起那些文人墨客在山林之中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的日子。
那时的他,虽然表面不动声色,但内心却早已是怒火中烧。
因为他哪怕请不出这些人出山也不能得罪他们,因为一旦逼得他们这等读书人反目成仇,有可能会让他们投入其他人的阵营之中。
所以他轻易不肯得罪。
但如今,天下已经定了,他们还能跑谁的阵营去?
看着他们一个个低头顺眉,乖乖地穿上了官服,站到了自己的阵营之中,他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真有一种李世民所说,天下英雄都在他大唐这个罐子之中的感觉。
这大明的读书人,也一样逃不出自己的五指山!
“咱虽然已经瞧不起这些读书人了,不过,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深思。“毕竟,国家需要人才来治理,而这些读书人,正是朕手中的一把把利剑。只要他们能为朕所用,为大明江山效力,那么,过去的那些恩怨,也就算不得什么了。”
毕竟他朱重八说是瞧不起读书人,但你能说让大字不识的农民为他办事吗?
还是说那些奸商?
正当朱元璋沉浸在思绪之中,他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份奏章上,不经意间,一个名字跃入眼帘——虾仁。
他眉头微皱,心中生出一丝好奇,这虾仁是何许人也?为何会在奏章中提及?
而且,为什么冥冥之中总感觉自己见过这个虾仁很多次了一样?
好像这个虾仁是自己的子孙、女婿、丞相、御史大夫、小舅子…甚至自己父亲的荒唐感觉。
他感觉到了一种梦幻之感,他不会是在做梦吧!
于是他直接让旁人佐证。
“念来听听。”他随口对身旁侍立的宦官吩咐道。
“是,陛下。”
宦官连忙应声,小心翼翼地拾起奏章,朗声念道:“……另有一士子,名曰虾仁,因双腿残疾,婉拒朝廷征召,拒绝入朝为官……”
“残疾?拒绝当官?”朱元璋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抹怀疑之色。“这世间,竟有人甘愿放弃仕途,宁可残疾也不愿为官?哼,怕是有什么猫腻吧。”
他沉吟片刻,突然想到了什么,对门外侍立的锦衣卫指挥使喝道:“来人,速将关于这虾仁的暗访记录呈上来!”
锦衣卫指挥使闻言,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领命而去,不一会儿便手捧一卷密信返回。
朱元璋接过密信,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随着他翻阅的速度越来越快,脸色也逐渐变得阴沉起来只见密信中详细记录了虾仁在官差到访前后的身体状况变化:
官差调查之前,虾仁行动自如,毫无残疾之状;而官差到来后不久,他便突然“残疾”,双腿无法行走。
“好一个虾仁,竟敢如此戏弄朕!真当老朱我眼虾了吗?这都看不出来蹊跷吗?”朱元璋怒不可遏,一掌拍在桌上,震得桌上的文房四宝一阵乱颤。“他这是宁愿自残身体,也不愿为朕效力吗?真是岂有此理!”
这个虾仁,是在证明自己不是软脚虾吗!
难道他就不怕咱诛杀他九族吗?
他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怒火中烧。“朕原以为,这些读书人只是软弱可欺,没想到还有这等硬骨头!不过,你越是如此,朕就越要让你看看,违抗皇命的后果!”
又是一个跟江西贵溪县的夏伯启叔侄想做元遗民,不愿当官,把自己左手的大拇指砍掉了的人。
这个虾仁竟然还是嫌弃自己得刀不够锋利啊!
朱元璋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抹狠厉之色。“传旨下去,给朕彻查此事!虾仁若是真残也就罢了,若是装残,朕定要让他知道,欺骗皇上的代价!”
说罢,他重重一挥衣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书房,留下一室的怒意与冷冽的空气。
而门外的侍卫与宦官们,则是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这虾仁,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惹得皇上如此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