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冯章伸长脖颈张望,眼巴巴的等着刑部来人,哪知道等来了宫里的张公公,吓得他赶紧颠颠跑过去。
张公公眼风都没看他一眼,尖声道:“哪个是靖家七爷?”
靖宝忙上前行礼,“晚生便是。”
张公公默默打量一眼,冷冷道:“回吧,好生把四姑娘葬了。”
“大人?”
靖宝脱口而出。
“回去等着!”
张公公扔下四个字,转身便走,冯章赶紧颠颠追出去,偌大的府衙,只剩下靖宝孤零零一个人站在堂中。
回去?
等着?
靖宝把这四个字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方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她低头,露出一抹说不出的凄凉酸楚之色,然后弯腰,把白布轻轻盖在她身上。
“陆四姑娘,咱们回家了!”
......
侯府,戏台子还在,热闹已不在。
靖宝一路往里走。
有小厮远远见他来,忙跑回正房禀报,管家亲自上前领靖宝进屋。
正房里,宣平侯正襟危坐于太师椅,满脸萧瑟。
三日的牢狱之灾,真像一场噩梦啊!
抬头见靖宝,才神情微缓,“来了?”
“舅舅!”
靖宝正欲行礼,宣平侯手臂一伸,轻轻扶住,不让他跪下。
舅甥二人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深意,然而深意却并不相同--
宣平侯想的是:这次侯府能侥幸渡过大劫,都是靖宝的功劳。
靖宝想的是:用两个女子的性命,换来一府人的平安,这买卖看着是赚了,可又有谁能想到,她们的命,也是命,也曾在这世上鲜活过。
下人奉茶上来,宣平侯吃了几口,低声道:“这次的事,你做得很好,舅舅心里感激。”
靖宝起身,走到他跟前,犹豫片刻道:
“舅舅若真感激,就把官位辞了吧,做个闲散侯爷,未必不是好事,瞧,舅舅半鬓都白了。”
宣平侯怔怔地看着他,直望进他眼里。
靖宝笑道:“皇上这回放侯府一马,是顾念和陆娘娘的夫妻之情,下一回呢,舅舅?”
宣平侯心中大恸。
......
从书房出来,又去见四姑娘的生母刘姨娘。
刚到院里,就已闻到一股药味。
掀帘进去,临窗大炕上倚着一个形容枯槁的妇人,脸颊凹陷,双目无神。
刘姨娘看着靖宝,痛得连泪都流不出来。
多好的姑爷啊,那孩子怎么就那么的薄命。
靖宝笑道:“我应该随四姑娘叫您一声姨娘,日后姨娘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靖宝,靖宝若得空,也会常常来看您,好生保养着,四姑娘用命换来的好日子,您可别辜负了!”
刘姨娘空洞的眼里,终是落了泪下来。
这话里深意,她听得清楚。
侯府上上下下的命都是她女儿女婿救的,从今往后,她在侯府没有人敢怠慢半点。
“我的儿啊!”
刘姨娘挣扎爬起来,抱着靖宝哀哀痛哭。
靖宝拍着她的后背,轻哄道:“不哭,不哭,有我在,姨娘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咱不哭。”
外头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听了这话,无不拿帕子抹眼泪。
靖宝又陪着坐了一个时辰,哄刘姨娘喝了药,方才离去。
从刘姨娘的院里出来,靖宝直奔荣禧堂。
才进荣禧堂,游廊上站着五六个丫头,瞧见表少爷来了,纷纷打帘的打帘,回话的回话。
死气沉沉的院子,一下子有了勃勃生机。
《我见探花多娇媚顾长平齐林 番外》精彩片段
冯章伸长脖颈张望,眼巴巴的等着刑部来人,哪知道等来了宫里的张公公,吓得他赶紧颠颠跑过去。
张公公眼风都没看他一眼,尖声道:“哪个是靖家七爷?”
靖宝忙上前行礼,“晚生便是。”
张公公默默打量一眼,冷冷道:“回吧,好生把四姑娘葬了。”
“大人?”
靖宝脱口而出。
“回去等着!”
张公公扔下四个字,转身便走,冯章赶紧颠颠追出去,偌大的府衙,只剩下靖宝孤零零一个人站在堂中。
回去?
等着?
靖宝把这四个字掰开了,揉碎了,嚼烂了,方才长长的松了口气。
她低头,露出一抹说不出的凄凉酸楚之色,然后弯腰,把白布轻轻盖在她身上。
“陆四姑娘,咱们回家了!”
......
侯府,戏台子还在,热闹已不在。
靖宝一路往里走。
有小厮远远见他来,忙跑回正房禀报,管家亲自上前领靖宝进屋。
正房里,宣平侯正襟危坐于太师椅,满脸萧瑟。
三日的牢狱之灾,真像一场噩梦啊!
抬头见靖宝,才神情微缓,“来了?”
“舅舅!”
靖宝正欲行礼,宣平侯手臂一伸,轻轻扶住,不让他跪下。
舅甥二人对视,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深意,然而深意却并不相同--
宣平侯想的是:这次侯府能侥幸渡过大劫,都是靖宝的功劳。
靖宝想的是:用两个女子的性命,换来一府人的平安,这买卖看着是赚了,可又有谁能想到,她们的命,也是命,也曾在这世上鲜活过。
下人奉茶上来,宣平侯吃了几口,低声道:“这次的事,你做得很好,舅舅心里感激。”
靖宝起身,走到他跟前,犹豫片刻道:
“舅舅若真感激,就把官位辞了吧,做个闲散侯爷,未必不是好事,瞧,舅舅半鬓都白了。”
宣平侯怔怔地看着他,直望进他眼里。
靖宝笑道:“皇上这回放侯府一马,是顾念和陆娘娘的夫妻之情,下一回呢,舅舅?”
宣平侯心中大恸。
......
从书房出来,又去见四姑娘的生母刘姨娘。
刚到院里,就已闻到一股药味。
掀帘进去,临窗大炕上倚着一个形容枯槁的妇人,脸颊凹陷,双目无神。
刘姨娘看着靖宝,痛得连泪都流不出来。
多好的姑爷啊,那孩子怎么就那么的薄命。
靖宝笑道:“我应该随四姑娘叫您一声姨娘,日后姨娘若有什么事,只管来找靖宝,靖宝若得空,也会常常来看您,好生保养着,四姑娘用命换来的好日子,您可别辜负了!”
刘姨娘空洞的眼里,终是落了泪下来。
这话里深意,她听得清楚。
侯府上上下下的命都是她女儿女婿救的,从今往后,她在侯府没有人敢怠慢半点。
“我的儿啊!”
刘姨娘挣扎爬起来,抱着靖宝哀哀痛哭。
靖宝拍着她的后背,轻哄道:“不哭,不哭,有我在,姨娘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咱不哭。”
外头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听了这话,无不拿帕子抹眼泪。
靖宝又陪着坐了一个时辰,哄刘姨娘喝了药,方才离去。
从刘姨娘的院里出来,靖宝直奔荣禧堂。
才进荣禧堂,游廊上站着五六个丫头,瞧见表少爷来了,纷纷打帘的打帘,回话的回话。
死气沉沉的院子,一下子有了勃勃生机。
靖府不光外头看着气派,里头更气派。
靖宝笑眯眯问:“二叔,我们住哪个院?”
这时,大门缓缓关上,把一众看热闹人都挡在了外面,靖平远的脸,沉了下来。
“就安置在归林院吧!”
归林院?
靖宝笑笑。
欺负他对京城的靖家一无所知吗?
“那我呢?”
“你住石洞院!”
“二叔,归林院在府邸的西北角,院子也不大,母亲喜阳,那院子阴森湿潮,对她的身子不好。”
靖宝顿了顿,又道:“石洞院离下人的住处太近,吵吵嚷嚷的,影响我温书,还请二叔替我们母子换个院子。”
“哪还有院子啊,都住满了!”
几个奴妇簇拥着一个贵妇人走过来,正是二老爷的发妻赵氏。
赵氏四十出头,长得很富态,在京中好些年,说话的口气也变得字正腔圆。
赵氏扫一眼靖宝,再看看自己那三个儿子,顿时心凉了一截。
几年不见,这小子出落的人模人样的。
靖宝不气不恼,也不上前给赵氏请安,只笑眯眯地看着靖二老爷,“二叔您说句话!”
靖二老爷咳嗽一声,“这会天色已晚,你们就将就将就吧!”
将就!
我靖七还没学会将就两个字怎么写!
靖七的笑瞬间没去,眼底带出厉色,“来人,扶母亲上轿,我们走!”
“七弟,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二房最小的儿子突然开口。
靖宝手一伸,阿蛮把早就预备下的地契递过去。
她接过来,扬了扬。
“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有了这个,我想就是个昏官,他也该知道怎么断吧!”
靖二老爷一看地契,脸彻底沉了下来。
靖宝上前一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声音,一字一句。
“二叔,官海之中,潮起潮落是常有的事,能入国子监的,将来都是国之栋梁,当朝首辅好像也曾在国子监习过书!”
靖二老爷一怔。
他此刻才明白三弟在信里称这小子“委实聪明”的真正意思。
何止聪明,简直就是人精!
先拿出地契提醒他:
房子在大房名下,你们这算是鸠占鹊巢。
再用国子监来提醒他:
别以为宣平侯府被抄,大房就没了依靠,将来他的同窗指不定就是尚书,就是首辅,想欺负他,先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靖二老爷鼻息处冷哼一声,低得让人难以察觉。
“赵氏,连个院子都安排不好,这家你是怎么当的?”
当着一众下人被呵斥,赵氏脸涨得通红,但眼前这个形势却又不得不低着头。
她咬着牙走到陆氏跟前,“大嫂,我这几日身子不好,怠慢了!”
陆氏还未来得及说话,靖宝已经嚷嚷道:“那就劳烦二婶将府里最好的院子挪两个出来。”
最好两个字加了重音,傻子也能听懂。
赵氏气得肺都要炸了,冲后面的奴仆们呵道:“还不快去挪院子!”
“是!”
靖宝把地契塞回袖子,“哪个是厨房的管事?”
“七爷,奴婢是!”
“母亲饿了,你做些干净清爽的菜来,再熬一碗安神汤,汤里放两粒枣子。”
厨房管事愣愣的,拿眼角余光去看赵氏,请她示下。
靖七笑眯眯道:“发什么愣啊,差事还要不要了?”
管事一听这话,跑得比兔子还快。
靖家现在是大房掌家,将来就是七爷掌家,二太太让她滚蛋,她还能去求求七爷;
但七爷让她滚蛋,那就真的滚蛋了!
......
有了这么一出,不过小半个时辰,靖宝母子二人已经坐在明亮宽敞堂屋里,吃着热菜热饭。
赵氏见他们安顿好,一脸和气退出院子。
走出院子,和气没了,就剩下怒气。
倒不是心疼这两个最好的院子,而是气自己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
靖家七个爷,最小的马上要入国子监;最大的娶了妻,生了子,还依附祖荫浑浑噩噩的过活呢。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