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掌柜见是张郎中来了,笑得满脸褶子。
“郎中来了,正好前儿进了好多上好的药材,您瞅瞅?”
张郎中走得口干舌燥,大大咧咧往椅子上一坐,“先沏壶茶来润润口。”
“伙计,给郎中沏壶茶。”
掌柜眼睛一斜,“这一位是……”
“我是来卖药材的,掌柜。”谢玉渊落落大方的回答。
掌柜虽然笑着,眼里却满是轻蔑,“小小年纪,哪懂什么药材不药材,别是挖了萝卜当人参吧。”
谢玉渊不气不恼,把布包打开来,“掌柜,您先瞅瞅,看不上我去别家。”
掌柜聊胜于无地扫了一眼,然而等他看清楚了,眼睛却挪不动了。
“这……这是你……挖到的。”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只野山参,其中两只完好无损,个头也不小,都是稀罕物。
谢玉渊:“我爹挖的,掌柜您觉得怎么样?”
谢家官宦之家,扬州又是富庶之地,前世别说是野山参,就是人参也是平常之物,所以她才能一眼识得。
掌柜皱了皱眉头,“还凑合吧,就是个头小了点,年岁短了点,不值几个钱。”
这话一出口,谢玉渊和张郎中脸上的表情截然不同,但心理活动如出一辙。
谢玉渊:他是欺负我没见过世面吧?
张郎中:这老货是欺负人丫头没见过世面。
谢玉渊陪笑,“那您瞅瞅,这参值多少钱。”
掌柜伸出一个巴掌:“了不得五十两银子,都已经是天价了。”
谢玉渊听到五十两银子时,眼皮都没有动一下,稚嫩的脸上,有着超乎寻常的沉稳。
“掌柜,我年纪小,见识也不多,货比三家,我还是去前面几家药铺和医馆再问问。”
谢玉渊说得一派坦然,语气自然流畅,似乎压根没有怀疑掌柜在暗中压价。
张郎中一听,莫名的来了兴趣,目光在谢玉渊脸上打了个转后收回,不紧不慢的喝起了茶。
掌柜这会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野山参价格能直逼黄金,品相差的一百两起,品相好的二百两起,那只被啃了一半的不值钱,那两只大的可值不少钱。
“哎啊啊,你这丫头性子怎么这么急,有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谢玉渊笑眯眯地向张郎中看过去,“师傅,您说这参该值多少银子,帮丫头我掌掌眼。”
师傅?
谁他娘是你师傅,真是臭不要脸。
张郎中眼白都快翻出天际了,嘴里冷哼一声,不说话。
也是巧了,他冷哼的时候,鼻孔朝着掌柜那头。
掌柜先是被那一声“师傅 ”吓出半身冷汗,接着又被这一声“冷哼”吓得半身冷汗。
一身冷汗一出,实话也就出来了。
“丫头别见怪,老夫是生意人,常常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三根野人参我给你五百两银子,不能再多了。”
五百两?
谢玉渊的心一抽一抽的狂跳起来,心里很清楚掌柜肯用五百两收药野山参,已经算是看得起她,也给足了张郎中的面子。
“成,既然掌柜这么爽快,那我也就爽快一点。”
“小丫头,以后要再挖着好东西,还来找我啊。”
“放心吧掌柜,你人好,给的价格又公道,不找你找谁?”
“哟喂,张郎中啊,你这徒弟儿嘴真甜啊,跟着你将来一定是个高人。”
张郎中心中冷笑一下,低头装喝茶。
谢玉渊见茶盅空了,忙凑过去添满了,无声无息的拍了一记马屁。
她上辈子之所以惨死,是因为不懂人心,不会看人眼色。对你笑的人,多半背后捅刀,对你嗤之以鼻的人,也许暗藏着一份关心。
张郎中刚刚没有戳穿她的小把戏,又替她圆谎,又带她来镇上……这人虽然长着一张臭脸,却有一副好心肠。
好心肠的张郎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你拿着银子自个出去转转吧,我和掌柜有点事情要谈。”
“是。”
谢玉渊应了一声,恰好掌柜也将银票备齐递过来。
她接过银票贴身收着,朝两人恭恭敬敬的鞠躬道谢后,转身就走。
走出药铺的时候,她忍不住顿足,回首。
光影里。
张郎中把半个身子凑到掌柜的跟前,侧脸绷得紧紧的,半条眉梢微微扬起,透着几分深浓的愁意。
谢玉渊心跳一漏,头一扭,加快了脚步。
……
家里缺的东西太多,谢玉渊先买了些粮食,还有油盐酱醋之类,又割了些肉,用油纸包着;油灯,皂角什么的也补了一些。
随后去了一趟成衣铺,伙计看她是个小丫头,险些将她赶出去。
玉渊拿出银子,伙计立刻不一样起来,但心里却依旧很奇怪。
这小乞丐一样的丫头,衣服鞋子都是破的,哪儿来银子买新衣裳,还一买就是三身。
不会是偷的吧。
拎的东西太多,谢玉渊索性把自己的新衣裳穿在了身上。
重回到药铺中,她的这身打扮差点没把张郎中眼珠子吓得弹出来。
浅绿色的袄子,裤子也是很新式样,脚上一双绣花棉鞋,上面还有两朵粉色的绣花,整个人娇俏可爱。
再配着她那张白瓷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黑眸……张郎中鬼使神差的含糊了一句。
“到底是哪家人家出来的啊!”
说得人含糊,听得人更含糊,但谢玉渊从来不多话,老老实实往角落里一站,等着张郎中把事儿办完了,好一起回家。
张郎中朝掌柜递了个眼神:“我先走了,东西到了立刻派人通知我一声。”
“放心吧您。”掌柜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快看不见了。
张郎中“嗯”了一声,背着手走出药铺。
谢玉渊赶紧跟上去,一只脚跨出门槛,耳边就听到掌柜身边的伙计压低了声音道:“明目草哪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明目草,谁的眼睛瞎了?
谢玉渊心里暗暗的想。
……
从药铺出来,张郎中也不急着回去,在街上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乱逛。
可怜谢玉渊小小年纪,左手挎着一包东西,右手挎着一包东西,颠颠的跟在他身后,活像个跟班的丫鬟。
好在张郎中的闲情逸致只维持了一刻钟,两人打道回府。
《嫡女惊华:王妃暴躁不好惹颜若晴冯江宁无删减+无广告》精彩片段
掌柜见是张郎中来了,笑得满脸褶子。
“郎中来了,正好前儿进了好多上好的药材,您瞅瞅?”
张郎中走得口干舌燥,大大咧咧往椅子上一坐,“先沏壶茶来润润口。”
“伙计,给郎中沏壶茶。”
掌柜眼睛一斜,“这一位是……”
“我是来卖药材的,掌柜。”谢玉渊落落大方的回答。
掌柜虽然笑着,眼里却满是轻蔑,“小小年纪,哪懂什么药材不药材,别是挖了萝卜当人参吧。”
谢玉渊不气不恼,把布包打开来,“掌柜,您先瞅瞅,看不上我去别家。”
掌柜聊胜于无地扫了一眼,然而等他看清楚了,眼睛却挪不动了。
“这……这是你……挖到的。”
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只野山参,其中两只完好无损,个头也不小,都是稀罕物。
谢玉渊:“我爹挖的,掌柜您觉得怎么样?”
谢家官宦之家,扬州又是富庶之地,前世别说是野山参,就是人参也是平常之物,所以她才能一眼识得。
掌柜皱了皱眉头,“还凑合吧,就是个头小了点,年岁短了点,不值几个钱。”
这话一出口,谢玉渊和张郎中脸上的表情截然不同,但心理活动如出一辙。
谢玉渊:他是欺负我没见过世面吧?
张郎中:这老货是欺负人丫头没见过世面。
谢玉渊陪笑,“那您瞅瞅,这参值多少钱。”
掌柜伸出一个巴掌:“了不得五十两银子,都已经是天价了。”
谢玉渊听到五十两银子时,眼皮都没有动一下,稚嫩的脸上,有着超乎寻常的沉稳。
“掌柜,我年纪小,见识也不多,货比三家,我还是去前面几家药铺和医馆再问问。”
谢玉渊说得一派坦然,语气自然流畅,似乎压根没有怀疑掌柜在暗中压价。
张郎中一听,莫名的来了兴趣,目光在谢玉渊脸上打了个转后收回,不紧不慢的喝起了茶。
掌柜这会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野山参价格能直逼黄金,品相差的一百两起,品相好的二百两起,那只被啃了一半的不值钱,那两只大的可值不少钱。
“哎啊啊,你这丫头性子怎么这么急,有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谢玉渊笑眯眯地向张郎中看过去,“师傅,您说这参该值多少银子,帮丫头我掌掌眼。”
师傅?
谁他娘是你师傅,真是臭不要脸。
张郎中眼白都快翻出天际了,嘴里冷哼一声,不说话。
也是巧了,他冷哼的时候,鼻孔朝着掌柜那头。
掌柜先是被那一声“师傅 ”吓出半身冷汗,接着又被这一声“冷哼”吓得半身冷汗。
一身冷汗一出,实话也就出来了。
“丫头别见怪,老夫是生意人,常常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三根野人参我给你五百两银子,不能再多了。”
五百两?
谢玉渊的心一抽一抽的狂跳起来,心里很清楚掌柜肯用五百两收药野山参,已经算是看得起她,也给足了张郎中的面子。
“成,既然掌柜这么爽快,那我也就爽快一点。”
“小丫头,以后要再挖着好东西,还来找我啊。”
“放心吧掌柜,你人好,给的价格又公道,不找你找谁?”
“哟喂,张郎中啊,你这徒弟儿嘴真甜啊,跟着你将来一定是个高人。”
张郎中心中冷笑一下,低头装喝茶。
谢玉渊见茶盅空了,忙凑过去添满了,无声无息的拍了一记马屁。
她上辈子之所以惨死,是因为不懂人心,不会看人眼色。对你笑的人,多半背后捅刀,对你嗤之以鼻的人,也许暗藏着一份关心。
张郎中刚刚没有戳穿她的小把戏,又替她圆谎,又带她来镇上……这人虽然长着一张臭脸,却有一副好心肠。
好心肠的张郎中不知道想起了什么:“你拿着银子自个出去转转吧,我和掌柜有点事情要谈。”
“是。”
谢玉渊应了一声,恰好掌柜也将银票备齐递过来。
她接过银票贴身收着,朝两人恭恭敬敬的鞠躬道谢后,转身就走。
走出药铺的时候,她忍不住顿足,回首。
光影里。
张郎中把半个身子凑到掌柜的跟前,侧脸绷得紧紧的,半条眉梢微微扬起,透着几分深浓的愁意。
谢玉渊心跳一漏,头一扭,加快了脚步。
……
家里缺的东西太多,谢玉渊先买了些粮食,还有油盐酱醋之类,又割了些肉,用油纸包着;油灯,皂角什么的也补了一些。
随后去了一趟成衣铺,伙计看她是个小丫头,险些将她赶出去。
玉渊拿出银子,伙计立刻不一样起来,但心里却依旧很奇怪。
这小乞丐一样的丫头,衣服鞋子都是破的,哪儿来银子买新衣裳,还一买就是三身。
不会是偷的吧。
拎的东西太多,谢玉渊索性把自己的新衣裳穿在了身上。
重回到药铺中,她的这身打扮差点没把张郎中眼珠子吓得弹出来。
浅绿色的袄子,裤子也是很新式样,脚上一双绣花棉鞋,上面还有两朵粉色的绣花,整个人娇俏可爱。
再配着她那张白瓷一般的小脸,秋水一般的黑眸……张郎中鬼使神差的含糊了一句。
“到底是哪家人家出来的啊!”
说得人含糊,听得人更含糊,但谢玉渊从来不多话,老老实实往角落里一站,等着张郎中把事儿办完了,好一起回家。
张郎中朝掌柜递了个眼神:“我先走了,东西到了立刻派人通知我一声。”
“放心吧您。”掌柜笑的脸上的褶子都快看不见了。
张郎中“嗯”了一声,背着手走出药铺。
谢玉渊赶紧跟上去,一只脚跨出门槛,耳边就听到掌柜身边的伙计压低了声音道:“明目草哪是那么容易找到的。”
明目草,谁的眼睛瞎了?
谢玉渊心里暗暗的想。
……
从药铺出来,张郎中也不急着回去,在街上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乱逛。
可怜谢玉渊小小年纪,左手挎着一包东西,右手挎着一包东西,颠颠的跟在他身后,活像个跟班的丫鬟。
好在张郎中的闲情逸致只维持了一刻钟,两人打道回府。
有刺骨的寒风顺着窗棂的缝隙刮进来。
谢玉渊打了个寒颤。
那条色狗没得手,心里肯定不甘心,后天爹就回来了,明天他们一定会找机会动手。
而今天自己之所以一击即中,一是就着夜色,二是孙老娘到底是个妇人。
而孙老二却是个结结实实的庄稼汉,他绝对不会这么好打发。
再加上那两条老狗,自己这刚满十岁的小身板,根本不是对手。
要怎么样才能拖到老爹回来呢?
回答她的是肚子发出的“咕噜……咕噜”两声叫。
谢玉渊才想起自己醒来到现在,还什么都没吃。
她从怀里掏出那半块山芋皮,一点一点咬进嘴里。脸上满足的样子,仿佛在吃着这世上最美味的东西。
……
一夜安睡.
寅时刚到,谢玉渊悄悄起床。
就着黑漆漆的夜色,她简单的洗漱了下,拿个竹篮就走出家门。
绕到树林后面,是座山坡。
夏天,山坡绿树成荫,草木繁盛。冬天,则是一片枯黄的景象。
谢玉渊沿枯木一寸寸摸过去。
吊死鬼曾经说过,你恨哪个人,就在哪个人的吃食里下巴豆,吃不死他,也要拉死他。
她现在想找的,就是巴豆。
巴豆八月熟,若无人采摘,九月自然脱落。
现在十二月,如果运气好的话,还能在地上找到几颗。
东边慢慢天亮的时候,谢玉渊终于在地缝里挖出了七八颗小小的巴豆。
赶回家,孙家人还没有起床。
谢玉渊淘米生火,煮了一锅稀粥。把野菜切成丁,和在稀薄的面粉里,烙了六个野菜饼。
孙家人闻着饼香起床,六个饼一个都没给谢玉渊母女留。
谢玉渊把粥端给高氏后,装着眼馋的样子站在饭桌前,不时的咽了几下口水。
孙家人只当没看见。
孙老娘起身给男人添稀饭的时候,一巴掌打在谢玉渊的背上。
“不知道从哪里滚出来的野种,也配吃饼?喂鸡喂猪去。”
谢玉渊挨了重重一下,跌跌撞撞了几步,“阿婆,你身子这么快就好了,难道昨天真是撞鬼了?”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孙老娘一早起来,正奇怪自己头也不疼,眼也不斜,跟个没事人似的。
被她这么一说,吓得手里碗“哐当”一声,家里唯一一个没缺口的碗,就这么碎成片片。
孙老爹当着小辈的面,不好骂这个死老太婆,恶狠狠的剜了她一眼,连粥都不添了,甩甩袖子下地去了。
孙老二见爹走,赶紧把手里的饼往嘴里塞塞,跟了上去。
谢玉渊看着他的背影,清幽的长眸里,划过一丝冷意。转身走到灶间,把最后一点薄粥汤喝了。
“堂妹。”
谢玉渊一听这个声音,拿碗的手陡然一顿。
刘氏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叫孙福贵,女儿叫孙兰花。
孙福贵今年十四岁,是孙家的一根独苗,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会先尽着这个大孙子。
不仅如此,孙家人还从牙缝里抠出几钱银子,送他去镇上的学堂读书识字,指望将来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孙福贵和他老子一个德性,三角眼的珠子天天往她身上瞄。
“堂妹,你亲我一口,我把鸡蛋给你吃。”
谢玉渊冷冷一笑,心里默数一,二,三。
“孙福贵,你又到这个小贱人面前耍贱,我才是你亲妹妹,鸡蛋给我吃。”
灯下看人,能比平常还要添三分颜色。
谢玉渊的呼吸忍不住一滞。
每次她进来的时候,他不是坐在窗前,就是盘腿坐在床上,沉默而冷冽。脸上乍看似平静,但细细再看,又似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愫。
他在想什么?
谢玉渊敛住情绪,“师傅侄儿,该行针了。”
“暮之。”
谢玉渊:“……”她可不敢。
李锦夜突然侧过脸,固执的咬出两个字:“暮之。”
谢玉渊:“……”她宁愿叫他“瞎子”。
“那……我叫你小师傅吧。”
李锦夜只要她不叫“师傅侄儿”这四个字,别的称谓都无所谓。
他“嗯”了一声,走到床前,脱下外衣,平躺在床上。
饶是谢玉渊见过许多回小师傅的身体,脸上还是微微泛起红晕。
谢玉渊下针前,大着胆子道:“最近眼睛有什么感觉?”
“有些发热,发胀,还有些细微的疼,感觉……像是被蚂蚁咬过。”
谢玉渊想了想,“小师傅,我能把一下你的脉吗?”
李锦夜将手伸过去。
谢玉渊小心翼翼地将三指扣在他的脉搏上,不由打了个颤。
他腕间的温度真是凉,似乎要低于常人好几度,跟寒冰似的。
谢玉渊诊了半天,总感觉她小师傅的脉搏和常人不同,很有力,也很乱。
李锦夜见她半天不语言,问,“怎样?”
谢玉渊松开他的手,惭愧的咬了下嘴唇。“我学艺不精,诊不出来什么。”
“我最近感觉身子松快多了。”
“真的吗?”
谢玉渊眼睛一亮,“眼睛的症状是对的,身子又松快了,那就说明毒在一点点排出体外,再有两月,小师傅应该能模糊看到些东西。”
李锦夜嘴角难得的勾了勾,“行针吧。”
“噢,对了,除夕我爹想请师傅吃个团圆饭,小师傅方便不方便……”
“不方便。”
“咳,咳,咳……”谢玉渊一脸的尴尬。
她在师傅家也有好些日子了,从未见过他踏出房间半步。
其实,他瞧着也就比她大个四五岁,性子怎么暗沉的像个小老头一样,一点点朝气都没有。
不就是挪步吃个饭吗?
“若方便把你家做的好吃的,送一点过来。”李锦夜冷飕飕地剐了她一眼。
谢玉渊虽然知道他看不见,却还是忍不住往后退了半步。
“到时候我每样菜都夹一点,亲自给小师傅送过来。”
李锦夜没答话,慢慢闭上了眼睛。
……
转眼除夕已到。
庄稼人过年,虽比不得那些个大门大户,该有的规矩一样不少。
高重天不亮就起床了,拿着自制的鱼网,去山旁的河里捕鱼,虽说是冬天,运气好的话也能捕上一两条。
李青儿从鸡窝里逮了只老母鸡,一刀割脖子,用热水烫了拔毛。
谢玉渊想上前帮忙,被她一把推开了。
“阿渊姐,你将来是女郎中,手是用来给人诊脉的,粗活我来做。”
谢玉渊嘴上不说,心下却很不以为然,索性搬了个椅子看着她杀鸡。
高氏笑眯眯跑过来,一手拿一件新棉袄,嘴里叫嚷着:“试试,试试。”
年前,谢玉渊把小师傅赏的一锭金子献宝似的拿给爹瞧。
高重吓得半条命去了,当下把金子放嘴里狠狠一咬。牙齿崩得隐隐生疼,这才相信自己也是有了金子的人。
人有了钱,就有了底气。
高重带着女儿去了趟镇上,除了买些过年的东西外,还给家里四口人一人裁了身衣裳,拿回来让自个媳妇做。
高氏忙活了好些日子,终于在除夕这一日把活儿赶出来。
“青儿,走,咱们试新衣裳去。”
李青儿一手血水,“阿渊姐,你先试,我忙完再来,一会还得往郎中家做饭呢。”
“不用了,就在你们家开火,等做好了,拿个食盒拎过去就行。”张郎中的声音从院子外来。
谢玉渊一看师傅来了,笑着迎出去。
张虚怀头一回来高家,眼睛东瞧瞧,西瞧瞧。
门上贴着大红色的对联,堂屋屋檐下挂着两只小小的红灯笼,屋顶的烟囱呼呼冒着白烟,屋里飘出浓郁的粥香味。
女主人手捧着新衣裳傻笑,小丫鬟忙着给鸡拔毛。
靠!
这他娘的才是凡人过的日子。
“丫头,师傅给你送点菜来,一根葱都别给我省下,统统吃进肚里。”
谢玉渊接过麻袋,探进去瞧了一眼,真是鸡鸭鱼肉样样都有。
“师傅,今儿可以过个肥年。”
张虚怀白了她一眼,没见过世面的丫头片子,这就算肥年了,真正的肥年应该是……
害!
想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几百年前老黄历了。
“丫头,我回了。”
谢玉渊追出去,“师傅,小师傅的针……”
“我行过了。”
“那晚上我来行。”
张虚怀既没说好,也没说不好,背了个手走了,像个老气横秋的小老头。
他一走,李青儿甩甩手上的血水,凑过来看菜,心里已经盘算开了要做些什么。
这时,高重拎着一条大草鱼进来。今天运气好,渔网一下,那呆货就自己钻进来,什么功夫都没费。
高氏想上前拎鱼,又似乎怕鱼跳起来咬她一口,躲在丈夫身后探着半个脑袋。
高重见状,索性把鱼狠狠往地上一摔,摔死了献宝似的拿给高氏瞧。
谢玉渊难得休息一天,脑子里放得空空的,眼睛就看着面前三人,嘴角抑不住往上扬。
“孙老大,你家那头打起来,还不赶紧去瞧瞧。”
邻居的脑袋探进来,匆匆扔了这句就跑开了。虽然户籍已经换了名字,可孙家庄的人还是习惯叫高重为孙老大。
高重一听这话,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谢玉渊却是一脸好奇,反正这会没事,“爹,我去瞧瞧。”
……
人还没有走到孙家,就听到刘氏尖锐的大嗓门嚎得震天响。
孙家的前院挤满了人,个个跑来看热闹的。
谢玉渊缩在人群后面,听了会壁角,才明白过来这些日子,孙家发生了什么。
原来,孙老二挨了一顿打,外伤好得七七八八,但内里却有些不得劲,总觉得浑身这儿也不舒服,那儿也不舒服,天天懒在家里不肯下地干活。
谢玉渊脸上的表情,归根到底就是六个字:“我,值得你拥有。”
张郎中活了半辈子,头一回遇到这种胡搅蛮缠,还搅得理直气壮的人,他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咳……咳……”
又有两声咳嗽声,从里间传出来。
张郎中浑身一凛,脸上的神情默了半晌后,才从牙缝里咬出两个字:“成交 。”
谢玉渊双手把银针奉上,“郎中,还我银子。”
张郎中没好气的把银子扔过去,赶苍蝇似的挥手:“滚,滚,滚!”
谢玉渊微微一笑,“郎中,口说无凭,你得给我写个字据。”
“你……”
张郎中跳起来,满头的青筋根根爆出,龙飞凤舞的写了几个字,往桌上重重一拍。
谢玉渊拿起纸,见上面墨迹未干,鼓着腮帮子地吹了几下,收进怀里。
“张郎中,明儿见。”
转身离开,她眼角余光瞥见里屋的帘子掀了一下。
一双清冷而深邃的眼眸直入她眼底。
谢玉渊心头一震,忙不迭的飞奔而跑,几个眨眼,就不见了人影。
“虚怀,你入了她的套。”
“咳……咳……咳……”
张虚怀连肺都快气咳出来,半晌,才梗着脖子怒吼。
“反正咱们家也缺个打粗丫鬟,一个月五文钱,我累不死她。对了,这小妖精叫什么?”
……
谢玉渊一口气跑出半里地,实在跑不动了,才往田埂上一坐,直喘粗气。
摸摸额头,冷汗淋漓,到底还是心惊胆颤的。
没错。
她一开始的目的,就没打算花钱买银针,而是做张郎中的下人。
吊死鬼教她怎么行针,教她怎么看病,但她只活到十六岁,痢疾什么症状,痛风什么症状,伤寒又是个什么症状……统统都是纸上谈兵。
实践才能出真知。
银针不能只用来防小人,还要用来救人赚钱,只有赚够了足够的银子,才能带着爹和娘远走高飞。
她是十二岁冬至那天回到谢家的,爹也是在她十二岁那年去世的。
这个年一过,她就满十一。
也就是说,留给她准备的时间,没有多久。
而这方圆几十里,只有张郎中一个大夫,不找他,找谁?
只是,内间里那双让人生寒的眼睛……会是谁?
可以肯定的是,那双眼是男子的。
而且是个极为年轻的男子。
前世,张郎中是个老光棍,没听说他有儿子啊。
就在谢玉渊想得脑袋都快炸了的时候,后背重重的挨了一记巴掌。
“你个杀千刀的小贱人,躲在这里偷什么懒,还不快回去做饭。 ”
谢玉渊回头,冷冷地看着孙兰花,“我爹在家,你也敢让我干活,不怕我爹活撕了你?”
孙玉兰得意的一昂头,“哼!我娘晕倒了,你爹就算再想撕了我,你也得给我干活。”
谢玉渊眼中的惊讶一闪而过。
“实话告诉你吧,我娘怀孕了。不像有的人,到现在都没有给孙家留个种下来。”
谢玉渊拍拍屁股上的灰,转身就走。
怪不得孙老二冒着被爹打死的危险,也要向娘动手,原来是刘氏不能侍候了。
前世,他们这会已经被赶出孙家,忙着奔命还来不及,根本没注意到刘氏有没有怀孕。
……
回到家。
就看到爹在门前劈柴火,刘氏坐在大太阳底下翘着个二郎腿,悠闲的磕着不知道从哪来的瓜子。
谢玉渊瞬间明白过来。
刘氏趁着爹在家晕倒,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爹:老娘我怀了身子,金贵的很,以后这家里活,你女儿做。
灶间,高氏睁着美丽的凤眼,怔怔地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整个人呆呆的。
眸子里,都是迷茫和恐惧。
张郎中一下子反倒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谢玉渊偷偷打量他的神色。
“郎中,我娘虽然是个疯的,但不会伤人,你把破衣服拿出来吧,等补好了,我就让她回去。”
这么漂亮端庄的女人,会是疯的?
张郎中一下子好奇起来,鬼使神差的说一句,“行吧,还有几条被子也让你娘帮着缝下。”
话一出口,他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
不是说好要往死里虐这个小丫头片子的吗,怎么几句话一说,自己就变节了呢?
张虚怀,你他娘的就是个叛徒。
谢玉渊一听,手脚麻溜的把高氏从灶间拉出来,安坐在椅子上。
“郎中,被子在哪里,我帮你去拿。”
“咳……咳……咳……”
张郎中虚咳了几声,目光朝东头的房间瞄了一眼。
“那个……男女有别,我的房间,你别进去。还有,我这院儿虽小,规矩却大。”
谢玉渊笑道:“郎中,规矩是什么,你说。”
张郎中手指了下,“东屋住着我侄儿,他得了个古怪的病,吹不得风,见不得光,那屋你别去。每日三餐端到门口就行。”
谢玉渊下意识地向那屋子看过去,笑眯眯道:“郎中,我晓得了。”
“后院的那些个草药,也别乱动,少一根,你给我卷铺盖走人。”
“我不会乱动的,放心吧。”
张郎中脑子里想了半天,似乎也没有什么可交代的,一拂袖,又回了房。
谢玉渊心想,这算什么大规矩,谢家的规矩那才是大到天上去呢!
正想着,几件破棉袄劈头盖脸的向她砸过来。
“都缝一缝。”
谢玉渊赶紧接住了,一低头,差点没被熏死过去,这衣服一股子什么馊味。
高氏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像幼鸟似的,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恐惧,直到手里拿到针线,她的脸上才有点血色。
她好像也对衣服上的味道很不满意,嫌弃地撇了撇鼻子。
娘安顿好,谢玉渊端了脸盆,拿了毛巾,“郎中,洗脸了。”
张朗中撅着屁股在箱笼里找破衣服,听到喊,头也不抬,“放着吧,给我侄儿准备早饭去。”
谢玉渊放下脸盆,回灶间盛了早饭,端到东屋门口。
就这么放在地上是喂狗的,她找了把竹椅,把碗筷都放在竹椅上,朝屋里喊了一声。
“少爷,吃早饭了,天儿冷,得趁热吃。”
见屋里没动静,谢玉渊也没等,把余下的早饭一一摆上桌。
刚摆好,看到屋角有堆脏衣服,便抱着脏衣服走到井边。
目光像是被什么牵引住似的,她朝东屋看过去,心里惊了下。
竹椅上的早饭不见了,但那门还是关得严严实实。
奇怪,她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听到。
张郎中这时,抱着一堆旧衣服出来。
看到美丽的女子蜷缩在屋角缝衣服;堂屋的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的早饭;井边传来打水的声音。
恍惚间。
他感觉又回到了那一处遥远的地方,那里有……
“郎中,家里有皂角吗?”
张郎中猛的回神,“有,有,在灶间。”
谢玉渊冲他笑了笑,“郎中,咱们家得多买点皂角,衣服味儿大,得好好洗洗。”
张郎中脸色变了变,心想,你这丫头自来熟,也有个分寸,谁和你是咱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