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李承明揉着下巴,瞥了两个老太监一眼。

“哎呀,咱家忽然肚子疼,你们聊,你们聊。”

崔公公捂着肚子,急忙跑出大堂。

“咱家......咱家好像有点渗了,得去换个裤子。”

景公公憋了半天,捂着裤裆跑了。

靠窗位置,就剩下秦宇和对面面色凝重的李承明。

以及隔壁埋头正在炫饭的王虎。

见老李不说话,就是直勾勾盯着王虎吃饭。

秦宇如何不明白,两个太监都走了,明显接下来的话不能让外人听。

服了啊!

不就是闲谈一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咳咳!”

秦宇在桌下踹了王虎一脚,使劲咳嗽了两声。

“哥,喝水!”

王虎递过来一杯水。

“咳咳!”

“哥?

再来一碗?”

秦宇脸直接黑了,一点眼力劲都没有,就知道吃吃吃,到现在都吃了十四碗了,丢人现眼的玩意。

他才吃了十一碗。

“我刚才好像丢了一两银子,应该就是城门口丢的,你赶紧过去找找,别让人捡了。”

“什么?”

王虎二话不说,攥着一双筷子冲了出去。

活腻了!

谁的银子都敢捡?

看我戳不戳你就完了!

“你说的这个抢?

可是抄家?”

李承明眼神望着外面躺在街边的灾民,若有所思的问道。

抢!

这个办法说实话,他真想过。

不仅想过,连名单在御书房都拟好了。

抄家!

抄那些为富不仁,囤积粮食的世家官员,不光能搜出来银子,还能拿到大批的粮食。

但是,此法弊端很大,李承明之所以迟迟未动,原因就在这里。

抄家需要有罪名,这个倒是不难。

连续抄几个世家,必定会引起朝野震动,到那个时候,怕是会引起大乱子,尤其是这些当朝为官的世家子弟,在老家根深蒂固......若是造反该怎么办?

灾情,流民,造反......这几个词联系在一起,李承明不敢冒这个险。

“啊?”

秦宇惊呼。

不愧是好人啊,要说狠,还得是这种人。

抄家的法子都能想出来。

拉黑,出了这个门就拉黑,太可怕了。

“呃,老李啊......别激动,我说的这个抢不是你想的那个抢,抢是门学问。”

李承明错愕,什么时候抢都是门学问了?

“愿闻其详!”

这个秦宇出身贫寒,整日吃不饱饭,是过了苦日子的。

争食,争命!

怪不得会这么说。

一瞬间,李承明理解了。

“您可千万不敢把刚才的办法告诉皇上啊,老李啊,我知道你是个好人,也是为了灾民,可你想的这个办法不行,能筹到银子吗?

能!”

秦宇想了想,还是决定劝劝这个老李。

“你只要提出来,皇上肯定能答应,而且有可能皇上那边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有人提。”

“到时候,抄家银子有了,粮食有了,可你的命就没了。”

李承明正要拿起茶杯,动作即刻停下。

表情古怪盯着秦宇。

“你想的倒是挺远!”

果真是聪慧!

居然能想到这一层。

没错。

李承明拟好了名单,其实一直在等,等这么一个人出现,当众揭发官员,好让他有理由动手。

而秦宇分析的不错,身为帝王,江山社稷百姓大于一切,有些时候,牺牲某些人在所难免。

》》》继续看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