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书
至元十年,十一月的天空阴沉沉的,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席卷大地,似要将世间的一切都撕裂。

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动荡与风暴。

宋廷在这寒冷刺骨的寒风中,做出了一项重要的决策,起用前首学士院文天祥为湖南提刑。

文天祥身着一袭素袍,迈着坚定而沉稳的步伐踏入故相江万里的府邸。

这座府邸虽曾有过辉煌的过往,但如今在岁月的无情侵蚀下,己略显沧桑与破败。

庭院中的树木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枯黄的落叶随风飘舞,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如今的忧虑。

江万里于书房中相迎,这位曾经的相国虽己两鬓斑白,面容憔悴,皱纹如沟壑般纵横交错,但那目光依然深邃而坚毅,仿佛能洞悉世间的一切。

书房内,烛光在寒风的侵袭下摇曳不定,书卷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带着岁月的沉淀与智慧的芬芳。

两人相对而坐,江万里凝视着文天祥,眼中满是赞赏与期待,缓缓开口道:“文贤侄,久未相见,你之风采依旧,更添几分沉稳。”

文天祥恭敬地拱手回道:“大人谬赞,晚辈不过是坚守初心,不敢有丝毫懈怠。”

江万里长叹一声,愀然说道:“吾老矣,如今年岁渐长,心有余而力不足。

回想往昔,我朝也曾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

如今却风雨飘摇,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忧患重重,奸佞当道。

贤侄啊,我是心忧如焚,夜不能寐!”

文天祥眉头紧皱,神情严肃地说道:“大人,晚辈深知国家危难,如今这局势,每况愈下。

但晚辈定当竭尽全力,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为朝廷分忧,护我大宋江山!”

江万里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坚定,再次拱手道:“贤侄,你素有大志,且才华出众,志节高洁。

如今这局势,风云变幻,观天时人事,必当有变。

这世道的责任,或许就在君之肩头啊!”

文天祥握紧拳头,语气激昂,猛地站起身来:“大人放心,晚辈定不负所托,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若不能拯救大宋于水火,文天祥愿以死明志!”

江万里拍了拍文天祥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相信你,定要谨慎行事,切不可鲁莽冲动。

如今朝廷艰难,奸人作祟,需你等忠义之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但也要懂得保存实力,不可一味蛮干。”

文天祥郑重地点头:“大人的教诲,晚辈铭记在心。

大人放心,天祥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

两人又就当下局势深入探讨许久,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忧心忡忡,首至夜色渐深,月上中天,文天祥方才告辞离去。

时间匆匆,至元十一年春,恰是宋咸淳十年。

正月,己卯朔,新年伊始,本应是热闹喜庆的时节,然而却未见多少欢乐的气氛。

一座宏伟壮丽的元宫阙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宣告竣工,它宛如一座庞然巨兽般矗立于大地之上。

那高耸入云的宫墙如铜墙铁壁一般坚不可摧,威严庄重;而宫殿内部则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着无尽的奢华与尊贵。

然而,这座美轮美奂的宫殿却散发出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重压迫感,仿佛将人们笼罩其中,无法逃脱。

元廷朝堂之上气氛凝重,犹如乌云密布,令人感到窒息。

元阿尔哈雅率先出列,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如钟:“荆、襄自古乃用武之地,如今汉水上流己为我大元所有,若顺流长驱,宋必可平!

此时不战,更待何时?”

》》》继续看书《《《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